|
平罗县交通运输局2024年度行政执法工作总结
2024年,平罗县交通运输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结合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有关要求,不断提高执法人员执法水平,着力推进行政执法各项工作向深向好,切实促进我县交通运输行业安全平稳发展。现将一年来行政执法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执法培训,规范执法队伍建设,提升执法人员执法水平
(一)强化执法人员培训。一是开展“线上听课”+“上级培训”。通过组织全体执法人员登录“法治教育网”、“全国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和选派优秀人员积极参与由区、市、县组织的专项培训,进一步扩大执法培训参与度与范围,所有执法人员均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50学时公共法律知识培训;二是组织开展“集中学法+案例解析”。选取代表性的案例及交通运输领域常用法律、行政法规,通过“会上领导领学、执法人员集中学习、会下执法人员自学”的方式,提升执法人员业务知识基础和业务能力。目前已学习各类法律法规25部、案例分析13例;三是开展行政执法“专题培训”。健全与法律顾问沟通协调机制,邀请法律顾问结合行政执法程序问题专题讲课,助推执法程序规范化,目前开展1期,参训42人;四是开展“骨干授课+模拟做卷”。通过开展执法人员“人人一堂课”集中讲课和执法案卷制作演示的方式,提升执法人员业务技能水平。目前开展骨干授课8期,执法案卷制作演示1期。
(二)严格执法人员资格管理。严格按照《宁夏回族自治区行政执法证件管理办法》《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证件管理规定》,认真落实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资格管理和退出机制。对9名因调离、辞职、退休等原因离开行政执法岗位人员的行政执法证件进行注销,对1名符合行政执法证件申领条件、1名需要更换行政执法证件的执法人员,完成执法证件申领及换证工作。
二、不断落实三项制度,建立健全执法机制,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一)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一是不断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制度。完善行政执法监督平台各类信息录入,严格行政执法人员管理,在政府网站及时公开行政执法人员名单、行政执法结果等,做到应公开尽公开,实现行政执法信息公开透明。同时利用“宁夏十公示信息系统”,对全年办结的普通程序的行政处罚案件信息及时上网公示,截止目前在“宁夏十公示系统”上公示行政处罚案件319件;二是不断落实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行政执法人员开展行政检查、行政强制、行政处罚、文书送达等行政执法行为时,必须利用执法记录仪进行执法全过程记录。对涉及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内容的行政执法必须实行“一案一光盘”制度,刻录光盘存卷归档。对涉及的行政检查内容行政执法,必须利用本单位DECA执法终端采集助手,将执法过程中采集的音像记录集中上传至采集站进行存储留档;三是不断落实重大案件法制审核制度。成立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机构,编制单位《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目录清单》,严格落实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程序,对以一般程序作出的行政处罚案件全部进行法制审核,目前共审核普通程序行政处罚案件319件。四是加强重大执法案件监督办理。对涉及情节复杂或者重大违法行为给予较重行政处罚的案件统一集体讨论决定,确保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依法依规、公平公正。目前重大案件集体讨论会议讨论案件73件。
(二)规范文书制作评查。一是严格自由裁量权基准。依据《宁夏交通运输行政处罚裁量权裁量基准》《宁夏交通运输行政处罚裁量权裁量办法》,在行政执法过程中严格按照行政处罚裁量基准确定的裁量范围、种类、幅度实施行政处罚。二是规范执法文书制作。利用“宁夏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综合管理系统”,结合《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程序规定》《自治区交通运输综合执法监督局执法文书规范样本及说明》,规范文书样式,明确执法文书内容和填写要求,全面启用线上审核、做卷,从程序上保障行政执法行为合法合规;三是加强行政执法案卷评查。组织人员每月对上月办结的全部行政执法案卷进行评查,并对案卷中存在的问题形成月度通报,在执法大队周例会上进行通报,督促执法人员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目前已印发执法月度通报12期。
三、深入开展各项行政执法工作,促进全年工作质量稳步提升
(一)扎实推进行业安全监管。一是督促各企业通过安全生产集中培训会、空中课堂、线上培训、企业微信平台等方式,组织从业人员开展职业道德和安全生产学习教育培训21000余人次,并不定期对企业开展教育培训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有效提升企业从业人员安全生产和服务意识;二是督促44家监管企业及时完善应急预案,同时发挥行业监管主体责任,联合公安、消防等部门在平罗汽车站在汽车站内开展冬季防滑应急演练,在沙湖码头开展水运行业消防应急演练,在宁夏驰畅物流有限公司停车场开展危货运输企业安全生产、交通事故、消防救援应急演练。三是紧盯“两客一危”、维修驾培、汽车站、水上交通等重点行业、重点企业,以重要节假日、重大政治经济活动等重点时段为节点,以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为主线,坚持“两手抓、两手硬”,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坚决防范和遏制交通运输安全生产事故发生。2024年累计开展各类安全生产检查419次,检查辖区企业(含三类维修业户)2023家(次),抽检货运车辆、驾培车辆等520余辆(次),检查沙湖航道30处、码头15处,抽检船舶80艘(次),累计发现各类问题隐患250起,均已全部整改完毕;四是强化工程质量监督,督促建设单位及时办理了沙湖环湖特色公路等11个建设项目的公路工程质量监督手续,同时加强对施工过程中隐蔽工程及施工现场安全防护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建设工程项目的违法违规行为。2024年累计检查参建单位24家,下发整改通知11份,停工整顿通知书2份,处罚工程领域违法行为2起,处罚金额3.25万元。
(二)强化道路运输市场监管。一是强化普法宣传,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要求,深入企业、农村集市、车站等地,大力宣传交通运输法律法规,提高群众法律意识。累计开展普法宣传14次,悬挂横幅20余条,张贴海报70余张,发放彩页、宣传手袋、宣传折扇等2000余份;二是加强对出租车、班线车、公交车等客运车辆的监督管理,着重对车容车貌、技术状况、异地营运、非法营运等情况进行巡查检查。同时严格监督汽车站落实三品查验、出站客车安全检查等制度,确保客运经营平稳有序。累计抽检平罗汽车站20余次,巡查汽车站站外出租车停靠点、公交候车点及汽车站进出站口30余次,查处各类客运违法行为32起;三是强化路面流动巡查力度,在县域重点路面设立稽查点、严厉打击货运车辆各类违法违规行为,累计检查货运车辆2000余辆次,查处货运车辆各类违法违规行为174起,处罚金额79.2万元;四是严格落实“一超四罚”工作机制,及时与县公安交警部门、审批部门等对接,有效查处超限超载违法行为。2024年累计查处超限超载车辆29辆,卸载超载货物1312.11吨,处罚违规装载源头企业19家,处罚罚款19万,吊销货运车辆营运证51本,责令2家超限超载道路运输企业停业整顿;五是采取“定人、定线、定责”的方式加强对县乡村道路的巡查治理,并对发现的违法行为及时进行立案查处。累计巡查县乡村道路36000公里,查处涉路违法行为3起,处罚罚款5万元,收取公路路产损坏赔补偿费用6.99万元;六是加强投诉办理工作,选配责任心强的执法人员专职承办宁夏“12328”“12345”热线、电话投诉、议政网、书记县长信箱等多个途径的转办工单,通过致电投诉人了解诉求、实地调研存在的问题等举措,及时办理回复各类投诉案件1345起,提高了群众对交通运输领域的满意度。
(三)全力践行柔性执法机制。一是优化执法方式。将处罚与教育相结合,贯彻落实“柔性执法”的理念,对违法行为实施包容审慎监管,办理延期缴纳罚款案件2起,网络远程线上办案2起,帮助24家失信主体完成信用修复;二是落实执法服务保障。联合平罗县总工会为300余名货车司机发放“爱心大礼包”和“政策大礼包”2次,为1000余名客货车驾驶员提供免费体检,为899名货车驾驶员赠送医疗互助保障;三是推动新能源客运车辆更新。利用微信群、公众号、企业内部培训等方式,对企业负责人及从业人员进行政策宣贯,稳步推进淘汰老旧车辆,更新新能源车辆。目前辖区公交公司营运车辆全部更新为新能源车辆,新能源出租车更新28辆,旅客运输公司更新新能源车辆80辆。
四、存在的问题
(一)执法队伍建设有待加强。当前执法业务繁重,执法人员力量不足,重业务轻学习,对于专业知识以及新法律法规的学习重视程度不足,在执法过程中缺乏主动为行政相对人提供指导和帮助的意识。
(二)执法协作协商机制有待完善。执法协作协商机制建立不完善,各执法部门之间协作不够紧密,且各执法部门承担的执法事项均种类繁多,时间安排上存在一定的冲突,因此各部门之间更习惯于独立作战,缺乏与其他部门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三)执法信息化应用能力有待加强。部分执法人员对行政执法信息化平台的使用不熟练,不能充分利用新技术手段辅助执法,在执法线索发现、证据收集、风险预警等方面的能力有待提高。同时因执法力量不足,构建的信息化平台无法全面投入使用。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优化执法培训,全面提升执法人员能力水平。创新培训方式,进一步细化执法人员教育培训计划,聚焦执法人员需求,精准开展执法培训,提高执法的针对性,实时动态更新执法培训内容,在案例剖析、专题讨论、庭审观摩、技能比武、互学讲课等方式持续深化精进的基础上,及时将最新的法律条文、政策解读、行业前沿动态和先进的执法理念、技术纳入培训内容,拓宽执法人员视野,确保执法人员均能掌握最新的法律知识和执法要求。同时完善执法培训考核检验,掌握培训效果和执法人员实际应用成效,及时优化调整,帮助执法人员提升执法水平。
(二)深化三项制度,不断促进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持续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将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全面落实到执法办案每一个环节,切实做到事前、事中、事后公示,执法行为全过程留痕,可回溯管理,重大执法决定依法依规、合法合理;同时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流程,强化执法案卷制作培训,统一执法案卷制作标准,严格行政裁量权适用,对三项制度落实不到位、执法案卷通报整改不到位等问题加大通报力度,促使行政执法规范化开展。
(三)强化联合执法,建立健全联合执法协作机制。及时加强与区、市、县各级执法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明确各执法部门之间的职责和权限,建立健全联合执法协商机制,共同出台联合执法机制,引导执法人员增强关于开展联合执法的意识,针对重点领域、突出问题或者重大案件及时与各相关执法部门联系,固定人员、时间开展联合执法专项行动。同时加大与检察院、法院、司法局、纪检监察等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依法依规依纪构建互移互送的衔接机制,进一步形成执法合力,提高执法效果。
(四)创新监管方式,分类施策提高行业安全监管。整合梳理现有执法方式,开展创新式执法、差异化执法、信息化执法。建立与监管行业、监管企业之间沟通交流的联系点,鼓励监管行业、监管企业发挥自律作用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自主开展安全生产监督;健全行业监管信用体系,对监管行业及时进行评价和分级,并根据信用等级、风险级别定期动态调整检查频次,提高执法准确率和专项化;强化责任追究制度和奖励考核机制,将执法成效纳入执法考核,作为评优选先的重要参考依据,进一步激发执法人员工作积极性。
平罗县交通运输局
2025年1月2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