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索引号: 640221045/2023-03977 主题分类:
发文机关: 平罗县市场监管局 成文日期: 2023年11月21日
标  题: 【监督管理】平罗县市场监管领域“双随机、一公开”工作开展情况
发文字号: 有效性: 有效

【监督管理】平罗县市场监管领域“双随机、一公开”工作开展情况

2023年,市场规范与网络交易监管室紧紧围绕区、市、县党委、政府和区、市、县市场监管工作安排部署,全面履行市场监管职责。现将“双随机、一公开”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2023工作完成情况

1、因势而动,提前谋划。一是提前做好“双随机”抽查工作时间表、路线图。依托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联席会议机制,结合市场监管厅双随机抽查事项清单、抽查工作计划和平罗县权责事项清单,要求各成员单位对本单位“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事项逐一进行梳理上报,充分考虑检查事项的耦合性和监管职责的关联性,合理运用“一业一查”监管方式,选取对企业检查频次高、干扰大且适合合并检查的事项,纳入部门联合抽查事项清单进行汇总,统筹制定平罗县市场监管领域部门联合抽查事项清单、工作计划和工作指引,涵盖食品安全、学校办学、民用爆炸物品、养老机构等40个抽查项目,每个抽查事项均明确了检查对象、发起部门和配合部门,便于部门联合检查的实施。二是健全完善随机抽查“两库”。完善执法人员名录库,系统整合执法人员力量,执法人员库涵盖县级所有具有执法资质人员,并根据人员变动情况实施动态管理。完善检查对象名录库,覆盖生产、流通、消费全环节市场主体(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个体工商户)2.5万余户;探索建立非市场主体检查对象名录库,对检查对象名录库分领域、分类管理,将事业机构等主体录入检查对象名录库,进一步扩大“双随机、一公开”覆盖范围,2023年双随机成员单位由14个增加至18个,部门联合检查次数明显提升,实现双随机监管与专项检查、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监管有机结合,提升监管精确性和实效性,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企业经营的干扰。三是“六个统一”实现抽查的规范化。各部门按照县双随机部门联合领导小组办公室年初制定的抽查计划,针对不同风险程度、信用水平的检查对象,合理设置抽查比例和频次,按计划实施并完成“双随机”抽查任务,在20个工作日内及时向社会公示抽查结果。工作中统一了抽查的工作流程,设立统一的联合检查时间或时段,制定统一的现场检查规范,使用统一的检查文本和表格,将检查结果统一归集至市场主体名下,建立了统一的抽查事项、计划、任务和检查结果的公示制度,实现全程痕迹化管理,真正做到“一次抽查、全面体检、综合诊治”。

2、强化协作,形成共治。探索“一业一查”跨部门双随机联合抽查监管模式,制定《平罗县推行“一业一查”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方案(试行)》和《平罗县“一业一查”暨跨部门联合双随机抽查综合监管合规手册》,除特殊重点领域外,原则上所有行政检查通过行业主管部门牵头以“一业一查”模式,按跨部门双随机联合抽查的方式进行,取代日常监管的巡查制和随意检查,形成常态化管理机制。一是清单管理。对照平罗县市场监管领域部门联合抽查事项清单、工作计划和工作指引,按照“能合尽合”“能联尽联”原则,做到“应联必联、能联必联”,进一步优化整合对同一业态市场主体的抽查事项,形成“一业一查”部门联合抽查事项清单,依据清单开展联合抽查,齐抓共管,推动事中事后监管从“按事项管”向“按行业管”转变,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企业经营的干扰。二是差异化监管。将“一业一查”与区厅信用风险分类管理、食品风险分级、餐饮量化分级和相关部门的重点监管对象有机结合,对于风险低、信用好的企业主体,降低检查比例和频次;对于风险高、信用差的企业主体,提高检查比例和频次。三是规范检查。建立行业主管部门“牵头吹哨、部门报到”的联合监督检查机制,各行业主管部门根据年度抽查工作计划,组织协同部门联合开展“一业一查”部门联合双随机监管工作,实现“一次检查、全面体检、综合会诊、精准施策”的综合查办工作成效。截至目前,全县18个成员单位联合抽查设定抽查任务54,启动53任务,已完成28任务,抽查市场主体259户,公示180个,公示率39.05%。

3、信用分类,提升效能。将信用风险分类与“双随机”监管有机结合,依托《宁夏“双随机、一公开”综合监管平台》,各部门按照行业管理要求,根据企业信用状况制定企业分类监管具体制度和措施,实行差异化监管,市场监管局重点围绕企业年报公示信息、特种设备、医疗器械、广告、网络交易、计量、价格、食品餐饮等行业进行抽查;公安局重点对危货运输、互联网营业场所、易制毒化学品管理等行业进行抽查;人社局对劳务派遣、劳动用工情况;交通局对客运、货运交通运输企业;商务局对成品油零售经营行为、机动车获得强制性认证情况;市生态环境局平罗分局对污染源监管;住建局对建筑企业安全生产及工程质量;发改局对储备粮、长输油气管道;文广局对旅游行业、娱乐场所等等。按照守信、警示、失信、严重失信等不同类别的企业,设置不同抽查比例和抽查频次,对信用良好的守信企业,主动减少双随机抽查次数和抽查频率;对失信和严重失信企业,增加双随机抽查比例和抽查频率进行重点监管。对抽查中发现的问题,采取责令改正、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的方式,并在《宁夏“双随机、一公开”综合监管平台》进行公示,由相关部门视情况对其开展联合惩戒。4、“两书同达”,重塑信用。为推动市场主体信用体系建设,引导市场主体主动纠正违法失信行为,激发市场主体发展内生动力,探索建立行政处罚决定书与信用修复告知书“两书同达”工作机制。一是制定行政处罚信用修复主动告知制度,实行行政处罚“一处罚一告知”,在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的同时,向行政处罚相对人送达信用修复告知书,点对点、面对面告知最短公示期,信用修复开始时间,修复条件和所需材料等内容,推动信用修复服务前移,鼓励和引导企业积极主动开展信用修复、重塑企业信用,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二是强化宣传引导。通过政府官网、微信公众号、监管微信群等多种方式多维度多途径宣传信用修复工作。对信用修复的申请情形、申请材料、操作流程、文书样式等进行统一公示,便利企业申请办理。三是加强修复指导。将诚信守法宣传贯穿日常检查、执法办案全过程,广泛宣传信用修复的政策,主动告知、指导已履行完行政处罚的企业完善修复材料,进行信用修复,提升企业守法诚信经营意识。截至目前,发放信用修复告知书110份。

二、突出亮点及创新举措

一是探索建立行政处罚决定书与信用修复告知书“两书同达”工作机制。制定行政处罚信用修复主动告知制度,实行行政处罚“一处罚一告知”,在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的同时,向行政处罚相对人送达信用修复告知书,点对点、面对面告知最短公示期,信用修复开始时间,修复条件和所需材料等内容,推动信用修复服务前移,鼓励和引导企业积极主动开展信用修复、重塑企业信用,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二是在市场监管领域全面推行“一业一查”模式,除特殊重点领域外,原则上所有行政检查都应通过行业主管部门牵头以“一业一查”模式,按双随机部门联合抽查的方式进行,取代日常监管的巡查制和随意检查,凝聚监管合力,着力破解市场监管中存在的重复监管、多头监管、随意监管和监管盲区等难题,减轻企业负担,实现联合监管的综合效应。

三是拓宽消费者权益保护新途径,与司法局积极协调沟通,成立“平罗县消费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发挥人民调解及时化解消费纠纷的作用,与公检法部门建立“行刑衔接”制度,积极助推消费公益诉讼,构筑多方联动、多元化解的大维权格局。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