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拟批准公示】关于2021年7月21日拟批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公示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我局拟对以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做出批复决定。为保证此次审批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基础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1年7 月21日至2021年7月27日。
联系电话:0952-6095387
通讯地址:石嘴山市平罗县人大楼三楼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个工作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要求听证。
序 号 | 项目 名称 | 建设 地点 | 建设 单位 |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 建设项目 概况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1 | 贺兰山东麓平罗段历史遗留废弃砂石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 | 平罗县县(区)崇岗镇乡(街道)110国道以西暖泉村、常青村和崇岗村 | 平罗县自然资源局 | 宁夏回族自治区石油化工环境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项目主要包括北部治理区、中部治理区、南部治理区三部分,总面积约 82.03 hm2,全部为临时占地。北部治理区:削坡放坡、平整、边坡覆土、铅丝石笼护坡、砌护,沟道内设三道淤地坝,草籽撒播。中部治理区:削坡放坡,场地平整回填,滞洪池 1 座,边坡砌护,导洪堤水毁段边坡砌护,溢流渠道水毁段边坡砌护共 3 处,种植耐旱酸枣和灰榆。南部治理区:削坡放坡、拉运回填、弃土弃砂拉运至坑洼处回填至与周边高程一致,平整工程、播撒。项目总投资1614.22万元。 | 废气:施工期废气:施工废气影响最主要的是扬尘。①土石方开挖作业面、土石方装卸点均设置移动式喷水软管用于喷水控尘,设置数量应不少于1个。②土石方装卸点均设置伸缩式溜槽,用于机械落差扬尘控制,设置数量应不少于1个。③固定物料拌合点设置封闭围挡,用于扬尘控制。④混凝土搅拌机进出料口均设置喷雾设施,用于扬尘控制;⑤配备雾炮车不少于1辆,用于洒水降尘。⑥施工期间应在治理区边界设置至少4个在线监测点,主要用于施工扬尘控制。⑦施工期间应在治理区边界设置至少4个视频监控探头,用于施工扬尘控制效果验证。在采取上述措施前提下,施工期废气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废水:施工期废水:主要为施工人员的日常生活污水和施工废水。①施工单位拟在施工人现场设置移动式治理区出口(施工便道、110国道交叉口)布设车辆冲洗平台一座,配套10m3沉淀池一座,用于拉运车辆冲洗及冲洗废水暂存。②施工人员生活依托周边临近村庄居民住户现有供排水设施,施工现场不设置生活供排水设施,严禁施工人员随地便溺和生活污水随意排放。③施工场地设置砂浆、混凝土搅拌点就近布置三级沉淀池一座,总容积10m3,用于混凝体拌合施工废水暂存;④中部治理区施工用水全部采用新鲜水,禁止施工场地内打井取水。 噪声:施工期噪声:施工噪声主要有设备噪声、机械噪声等。施工设备噪声主要是翻斗车、载重机等设备的发动机噪声;机械噪声主要是装卸材料的碰击声。项目治理区周边200m范围仅有零星住户,且项目所在区域位于110国道沿线,待施工结束后噪声将随之消失,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固废:施工期固废: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是施工场地平整会产生渣土、施工废料和施工人员生活垃圾。为减少弃土在堆放和运输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应当采取如下措施:①车辆运输散体物料和废弃物时,必须密闭、包扎、覆盖,不得沿途漏撒。②施工期间,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交环卫部门统一处理处置。③施工期产生的施工废料部分如废钢筋等外售回收利用,不能利用的送指定地点处置应指派专人专车收集处理。④施工结束后及时清理施工现场,拆除临时工棚等建筑物。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⑴土地功能变化分析。随着项目的实施,治理区土地利用类型将由现状废弃矿坑、裸地变更为牧草地等生态用地,对土地利用及其资源容量将产生有利影响。⑵生物多样性影响分析:项目占地范围内生物分布量极低,没有珍稀植物与动物的分布。施工结束后,区域最终将由被人为极度干预破坏的生态系统演变为灌、草结合生态系统,有利于生物多样性发展,新增植被可供野生动物采食、栖息,有利于区域野生动植物生境恢复及生存。⑶土壤性质影响分析:项目治理区土壤贫瘠,治理过程中的削坡放坡、场地平整将使现有土壤结构全部破坏,从而改变土壤中原有的微生物群落结构。项目建成后可以通过绿化缓解这些矛盾。⑷水土流失对环境的影响分析:影响周边生态环境,在施工中挖填形成的裸露坡面、松散的土石方临时堆放,极易造成水土流失,使项目区土壤侵蚀模数远远超过容许范围,从而加剧原有的水土流失,若不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将影响区域生态环境。⑸施工期生态保护措施:①加强施工管理,强化施工人员环保意识,做到随挖、随整、随填、及时压实,文明施工,并及时实施相应水土保持措施,尽量减少施工过程中人为因素造成的水土流失。严格控制施工作业时间,避免在雨季开展大规模土石方开挖工作,减缓施工场地水土流失。施工期削坡放坡产生的土石方转运至治理区现有采坑内,全部用于回填平整,无弃方。③施工结束后及时开展地面恢复和绿化,做好植被恢复、再造,保证边坡稳定。④植物措施:适生灌木人工栽植、雨后撒播种草;⑤临时措施:筛余物采用纤维网苫盖。工程实施后通过复绿工程植树种草,有助于区域生态环境修复。 |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