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概况】平罗县教育基本情况
一、基本情况
2021年平罗县共有中小学、幼儿园70所。其中,高中2所、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初级中学6所、九年制学校3所、小学24所、公办幼儿园20所、民办幼儿园13所。(普惠园28所,普惠率81.8%)在校学生人数46284人,其中:普通高中5934人;职业学校4069人;初中10643人;小学18575人;幼儿园7611人。全县适龄儿童入学率100%,普通高中毛入学率93.4%,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9.47%,职业教育一次性就业率97.6%,高考本科上线率83.9%。校外培训机构共49家,文化课业类14家,艺术类35家。全在在编教师2781名,其中:高中459人,职教124人,初中807人,小学1221人。
二、发展状况
1.教育经费逐年增长。县委、县政府始终将教育摆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认真落实“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财政教育投入保持稳定增长。“两免一补”范围不断扩大,城乡义务教育学生同等享受免除学杂费、课本费。县级公用经费由2016年-2018年的生均小学130元/生,提高到2019-今150元/生,初中180元/生提高到200元/生,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标准小学1000/生/学期,初中1250/生/年,高中2000/生/年。全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全部享有生活补助。2018-2020年期间,义务教育阶段享受扶贫政策的各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共计25474 人次,发放教育扶贫资金共计1085.4万元。
2.办学条件逐步改善。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的同时,多措并举,着力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建设。结合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项目,在配齐配足常规教学设备、器材的前提下,努力加强中小学信息化设备配置。目前,全县各学校已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和“优质资源班班通”全覆盖,中小学教室全部安装“纳米”黑板和一体机,全县教育优质资源不断扩大。
3.师资队伍得到加强。按照新的标准,建立教师正常补充机制,努力优化教师结构。2009-2020年以来,全县共招聘1480名中小学教师,重点向农村学校倾斜,使农村中小学教师短缺问题得到缓解;加强校长交流力度,鼓励和选派县城优秀校长到农村学校轮岗任职,推动城乡学校管理人才流动,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和家长教育观念的转变,大部分农村学生家长开始在县城购房,出现“县城挤、农村弱”情况。
2.城乡学校之间依然存在办学条件、师资水平等差距。
四、下一步整改措施
1.保障进城务工子女享受平等教育。坚持“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公办中小学接纳为主”的原则,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公办学校接受义务教育,促进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融入学校和城市生活,享受与当地学生平等接受教育的待遇,促进教育公平。
2.大力推行集团化办学。在城乡学校发展合作体全覆盖的基础上,逐步实行城乡学校集团化办学模式,以县城优质学校为基础,通过集团化办学,达到教育体制更加完善,教育资源布局更加合理,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和受益面不断扩大,城乡、校际差距进一步缩小,实现义务教育发展水平逐年提升。
3.加快薄弱学校改造项目。加快薄弱学校项目新建、扩建步伐,重点加强对农村薄弱学校的教育资源配置,到2025年底,力争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标准化率达到100%。根据人口规模,科学合理地扩大县城学位供给,按优质均衡标准化解大校额、大班额,解决群众就近入学需求。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力度。认真贯彻实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大力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扎实开展“三名”工程活动,搭建名师展示舞台,充分发挥名优教师的示范辐射作用。加大学校领导干部交流任职的力度,鼓励和选派城镇学校优秀干部到农村学校担任副校长职务,提高农村学校的领导力量,推动城乡学校管理人才流动。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