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政办发〔2018〕62号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平罗县加快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县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平政办发〔2018〕62号
各乡镇、县直各部门,驻平区(市)属各单位:
现将《平罗县加快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县建设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平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8年4月8日
(此件公开发布)
平罗县加快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县建设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的意见》(宁党发〔2017〕36号)精神,加快推进平罗县“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工作进程,结合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一)总体要求。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全面实施“生态立县、旅游兴县”发展战略。按照“全景、全业、全时、全民”发展模式,加快推动全域旅游发展,切实解决好人民日益增长的旅游需要与旅游产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让旅游业成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引导产业、农民增收的先行产业、引领服务业的先导产业。
(二)发展目标。力争2018年平罗县游客接待量达260万人次以上,旅游总收入14亿元以上,占地区生产总值8%以上,成功创建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到2020年全县游客接待量达315万人次以上,旅游总收入突破18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9%以上,平罗县成为宜居宜业宜游旅游目的地。
二、工作任务
(一)全景覆盖,开拓全域旅游簇新局面
1.加强旅游规划顶层设计。围绕大沙湖休闲度假旅游板块定位,各乡镇、相关部门在编制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建设、土地利用、生态保护、产业发展等相关规划时,要征求旅游主管部门意见,充分考虑旅游发展需求。按照《石嘴山市生态廊道建设总体规划策划》,进一步完善提升贺兰山东麓、典农河休闲生态廊道、黄河金岸三大廊道相关项目规划,加快陶乐镇、黄渠桥镇、姚伏镇等特色小镇和庙庙湖村、六顷地村、西永惠村等美丽家园发展规划编制工作,高起点编制《平罗县乡村旅游全域化规划》,完善沙湖、庙庙湖、拉巴湖等景区修建性详细规划,以规划为引领,整合资源,梯次推进,联动发展,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大潮,全面提高旅游业的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综合效益。
2.推进旅游景区精品化。依托银川都市圈和大沙湖休闲度假区,实施A级景区培育和完善提升工程,打造品牌景区,增强平罗旅游核心吸引力。沙湖景区依托生态和品牌优势,加快产品转型升级,积极发展“避暑养生、居游体验”等旅游业态,进一步提高景区吸引力。庙庙湖景区围绕沙漠休闲度假和原生态农牧产业两大休闲主题,着力打造西部沙漠生态产业休闲度假区,力争在2018年打造成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拉巴湖挖掘沙漠旅游卖点,引入沙漠休闲度假主题,深度开发沙漠养生理疗、沙漠气摩运动、落日帐房营地、沙漠CS野战营、低空运动基地等项目。天河湾湿地公园实施塞上江南博物馆改造提升、天河湾湿地展示馆等工程。力争在2018年拉巴湖、天河湾湿地公园打造成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加大招商力度,引进有实力的战略投资企业,开发西大湖、瀚泉海、天河湾、威镇湖等生态旅游资源。结合特色小镇和美丽家园建设,引入社会资本,培育建设“四镇四园”乡村旅游景区(点),发展特色美食、康体健身、商贸旅游、休闲农业等旅游项目,打造集观光、体验、娱乐、度假为一体的国际知名旅游度假景区。
3.拓展主客共享休闲空间。提升城市品质,突出城市历史文化特色,增强城市活力和吸引力,着力打造“城在景中、景在城中、四季有景、四季皆游”城市环境。将旅游特色街区、城市绿道、慢行系统等内容纳入城市建设规划,建立健全城市旅游休闲服务体系。完善城市休闲服务设施,实施休闲小游园建设、“五湖四海”生态治理、京藏高速平罗出入口环境综合整治、县城裸露地综合整治、城市景观亮化等项目工程,绿化、美化、亮化县城环境。持续推进“厕所革命”,到2020年新建、改建A级旅游厕所40座以上。培育中国石嘴山·义乌国际商贸城、阳光文化城、宏泰、汇融新天地等特色旅游购物街区,着力打造旅游要素齐全、服务功能完善的商业综合体。
4.推进旅游村镇建设。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到2020年全县90%的中心村达到美丽乡村建设标准。按照《平罗县乡村旅游全域化实施方案》(平政办发〔2017〕212号),加快发展乡村旅游,着力打造“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特色乡村旅游项目。陶乐镇、黄渠桥镇、姚伏镇、泰金种子小镇等特色小镇按照AAAA级旅游景区标准建设,陶乐镇庙庙湖村、头闸镇西永惠村、高仁乡六顷地村、通伏乡新丰村等按照AAA级旅游景区标准建设,把农区变成景区,吸引游客到乡村养眼洗肺、解乏去累、观光休闲。指导欣凯、塞上春、蕾牧高科、沁园等申报评定四星级农家乐,提升乡村旅游品质。
(二)全业融合,丰富旅游产品供给
5.推动特色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注重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开发研学旅游项目,讲好平罗故事、传播平罗声音、展示平罗形象。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力度,实施玉皇阁基础设施完善提升、田州塔周边环境整治和塔本体维修、泥哇呜传承保护基地等工程,发展地方特色文化旅游项目。树立和培育地方文化品牌,鼓励支持文化演艺团体加强现实题材的创作,打造一批具有一定艺术水准和地方特色的高品位、高档次文化演出剧目。
6.推动工业与旅游融合发展。创新思路,积极开发有机食品、中医药保健品、文教休闲用品等文化旅游商品。鼓励大地商务中心、沙湖辣椒等企业发展工业旅游,增设旅游服务设施,尝试推出参观生产线、自助体验等工业旅游项目。加快推进枸杞深加工、葡萄籽加工、旅游电瓶专用车生产线、中粮“米伴侣”等项目建设进度,着力打造集生产、加工、制造、展示、体验、销售一体化的工业旅游示范点,让游客在参观体验中实地感受“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
7.推动农业与旅游融合发展。引入旅游创意农业、休闲农业等新业态,按照农田变游园、农房变客房、农产品变商品的发展思路,将传统农业打造成具有观、赏、习、品、考、书、画、摄、购等多种功能的田园综合体。发展观光农业旅游项目,建设盛华阳光、乐牧高仁、华泰农等现代农业观光园,在头闸西永惠村和华泰农、乐海山瓜菜制种基地开发田园观赏、生态农业展示、“开心农场”农事体验为主的农业主题公园,在姚伏镇和通伏乡重点打造稻田图案景观、养殖观赏等田园综合体。发展乡村民俗游,依托陶乐马兰花影视城开发民俗体验旅游项目,依托黄渠桥革命教育基地,提炼红色历史文化,打造历史文化园。发展乡村康养健身旅游项目,打造陶乐康养旅居特色小镇。发展农业科普旅游,在头闸、高庄、渠口等乡镇推出大地景观、农业新品种展示、普及农业科技等观光教育游,在高仁、灵沙、宝丰、红崖子等乡镇发展现代农业观光、亲子体验等农业科普游。
8.推动生态建设与旅游融合发展。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山、河、湖、漠旅游资源,妥善处理好旅游开发与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优化县域生态环境,实施“城市双修”工程,修复城市生态,改善生态功能,修补城市功能,提升环境品质,重点实施县城新区生态治理、特色风貌街区、典农河平罗县段治理等30个工程项目。建立绿色旅游发展模式,合理实施沙湖旅游区、黄河天河湾湿地公园、国家沙漠公园等生态旅游项目建设。推进绿色旅游产品体系建设,推出一批集休憩、疗养、教育等功能为一体的绿色体验和养生基地,引导旅游者绿色出行,大力推广公共交通、骑行、徒步等绿色出行方式。
9.推动互联网与旅游融合发展。实施智慧旅游项目工程,建立覆盖全域的智慧旅游大数据平台。开展智慧景区、智慧酒店、智慧乡村等旅游示范载体建设,建设集自助导游导览、地理信息共享、移动终端支付、动态数据分析、旅游应急救援等多种功能的智慧旅游体系,实现旅游商品网上预订、网上展示、网上销售、网上付款和网上宣传推介等功能,拉动线上旅游消费。开展旅游产业相关企业信息核查工作,逐步建立健全旅游统计体系。
10.加快体育与旅游融合发展。将旅游与大漠探险、休闲垂钓、体育健身等康体健身旅游项目有机融合,建设沙湖、拉巴湖、天河湾自驾车营地,支持拉巴湖打造全国沙漠越野车竞技基地,瀚泉海打造国家钓鱼竞赛训练基地,举办旅游赛事,大力发展体育健身旅游活动项目。举办黄河金岸、毛乌素沙漠徒步、绿色骑行、垂钓大赛等体育赛事活动,组织开展露营、户外拓展、沙漠越野、极限挑战等运动休闲项目,提升平罗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全时体验,推动旅游消费提档升级
11.大力发展新型旅游业态。适应大众旅游时代市场需求,推动旅游产品向个性化、专业化和多元化转型。依托平罗县银北(医养结合)健康产业园发展旅居养老产品。开发研学旅游产品,建设防沙治沙博物馆、湿地博物馆等项目,推出沙湖-文化展览中心-玉皇阁-天河湾-庙庙湖等研学旅游线路。
12.持续打造冬季旅游品牌。支持庙庙湖、拉巴湖等景区开展冬捕、沙漠冰雪运动等冬季旅游产品。引导乡镇开发“回乡过大年”等传统节日特色文化旅游产品,继续办好高庄乡威镇火龙燎疳节和欢乐闹元宵等冬季文化旅游节会活动。
13.丰富夜间文化旅游活动。沙湖景区深度挖掘地域文化内涵,高品质、高水准策划一批夜间文化娱乐活动,补齐无夜间活动短板。加快汇融新天地、阳光文化城、宏泰特色购物街区等集特色餐饮、旅游购物、晚间休闲于一体的消费场所建设,实施沙湖-县城道路景观亮化工程,满足游客夜间活动需求,建立全天候旅游服务体系。
14.创新开发旅游特色商品。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旅游商品,建设集生产、加工、展示、教育、培训为一体的泥哇呜器乐传承基地,进一步丰富平罗文化旅游商品种类。积极推动旅游商品与农产品加工、传统工艺美术等深度融合,建设平罗旅游商品研发中心,提升文化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扶持创新能力强、品牌影响力大的旅游商品研发生产企业和旅游商品展销中心,培育开发泥哇呜、剪纸、沙湖刺绣、贺兰石挂件等旅游商品,助推黄渠桥羊羔肉、灵沙手抓鸡、沙湖辣椒、周家八瓜子、塞上春果蔬、苦苦菜茶等品牌做大做强,提升产品附加值。
15.持续举办旅游节庆赛事活动。立足地域特色办大、办好、办响“塞上江南”平罗游沙湖景区系列活动。高水准策划举办高仁乡沙漠西瓜节、大漠牦牛节等“多彩平罗”旅游节庆系列活动。进一步丰富“迎新春”社火展演、“迎新春”花灯展,元宵节等节庆文化旅游活动项目。支持种业博览会、沙湖观鸟节、庙庙湖桃花节、拉巴湖沙漠越野车大赛等节会活动,进一步提升办会档次,延长办会时间,提高品牌影响力。
16.提升旅游服务水平。进一步贯彻落实自治区“十百千万”旅游质量提升工程,强化旅游人才队伍建设,提升旅游业服务水平。以职教中心为依托,开设导游讲解、景区管理、市场营销、酒店管理等旅游专业课程,培养优秀旅游从业人员,促进旅游高层次管理人才、旅游服务人员、从业人员等素质提升。提高服务管理水平,开展旅游行业评先评优活动,建立红黑榜,提升县境内旅游行业服务质量。推动文化旅游执法体制改革,组建文化旅游综合执法大队,完善旅游安全和旅游质量监管体系。
(四)全民参与,共建共享旅游发展成果
17.加快旅游交通全线联网。完善全域旅游交通网络,推进平罗—银川、平罗—大武口的同城化发展,打通断头路,建设河东地区旅游环线和黄河金岸旅游风景道。在旅游交通干线、景区连接线实施改造提升工程,加强夜间灯光亮化,配套建设休息驿站、观光平台、景观小品、自行车道、加油站、房车营地、宿营地等服务设施。规范交通设施设置标准,加强交通标线、交通标志、信号岗、隔离护栏、旅游交通指示牌、旅游观光车停靠点等配套设施规范化建设。
18.构建旅游富民长效机制。落实脱贫富民战略部署,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途径,把解决更多就业作为旅游扶贫的重点方向,调动多方资源增强乡村旅游脱贫富民功能。开展文化名人助力帮扶。鼓励各类人才回乡创业创新,鼓励文化名人、手工匠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到重点扶贫村创办“乡村旅游文创课堂”,促进传统技艺传承和人才培养,培育一批农民学艺致富带头人。开展企业乡村结对帮扶。组织动员县境内旅游企业、宾馆饭店、景区景点等旅游企业与乡村旅游重点镇村开展结对帮扶,通过安置就业、项目开发、输送客源、定点采购、指导培训等多种方式帮助乡村发展旅游。鼓励社会资本开发运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社会资本通过“村集体+公司+农户”“公司+协会”“协会+互联网”等发展模式和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乡村旅游企业为主体的运营模式,开发乡村旅游景区和民宿等项目。鼓励金融机构出台支持全域旅游发展的中长期优惠贷款措施,支持民间资本进入旅游行业从事旅游开发建设。
19.大力实施旅游惠民工程。促进旅游全产业链消费,不断提升旅游购物、休闲娱乐等消费比重,撬动交通、餐饮、住宿、文化休闲娱乐等相关产业消费。规范景区门票价格,加强旅游惠民便民服务,针对特殊人群制定旅游优惠价格政策,营造人人共建共享的旅游发展环境。
20.开放发展旅游市场。成立平罗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对全县文化旅游产业进行战略化投资和运营,加强与大型旅游企业战略合作。支持金湖大酒店创建四星级饭店,实现星级饭店零的突破,加快发展精品酒店、经济型酒店、青年旅舍、特色民宿等,建立适合不同消费人群的宾馆住宿服务体系。开展特色美食评选、评比活动,培育地方特色饮食品牌。支持各类社会资本进入旅游市场,支持旅行社通过合资、合作、加盟连锁等方式,壮大经营实力,开拓经营市场。推动旅游市场联合开发,加强与陕、甘、蒙等地区旅游合作。
21.提升旅游品牌影响力。建立政府支持、部门协同、企业联手、媒体跟进、游客参与的整体营销机制,将旅游宣传纳入全县对外宣传、文化经贸交流活动,综合运用传统媒体与互联网新媒体,全方位开展文化旅游宣传推介,提升“多彩平罗”知名度。加大推动区域合作营销力度,加强与周边知名旅游景区及旅行社联系合作,促进市场共育、品牌共塑、客源共享。
三、保障措施
22.加强组织保障。加大对旅游工作的领导和支持力度,完善全域旅游工作管理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平罗县旅游产业发展委员会作用,调动各牵头部门明确工作目标、细化任务分工、调整工作重心,全力以赴抓好工作落实。
23.强化政策保障。设立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对新评定的A级景区、星级农家乐通过“以奖代补”、贴息贷款等方式予以资金支持,并配合做好区、市“以奖代补”相关资金的申报工作。对旅游重大项目库进行动态管理,确保重点项目优先列入重点扶持范围。落实好国家扶持旅游业发展政策,在符合空间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满足生态保护红线管制要求的前提下,保障旅游项目用地年度新增计划指标,鼓励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拓展旅游扶贫用地空间,根据旅游业用地性质,及时供应土地,确保建设项目依法依规落地。
24.加强督查考核。健全全域旅游发展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加大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工作在年度效能考核中所占分值,设立创建单项奖,对创建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实行以奖代补。对工作推进不力、停滞不前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对严重影响创建工作推进的单位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报请县委、政府追究问责,确保创建工作任务稳步推进,取得实效。
附件:平罗县加快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县建设工作任务分工及推进计划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