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罗县医疗惠民铺就百姓健康路

时间:2021-01-12
来源:宁夏新闻网
字号: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近年来,平罗县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建设集团融合式医共体为突破口,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推出多项医疗惠民举措,群众健康水平不断提升,基本构筑起覆盖全县的“15分钟就医圈”,为平罗县人民铺就了一条“健康路”。

“互联网+医疗健康”,健康惠民迈向新征程

今年76岁的王占奎是平罗县宝丰镇的村民,患有高血压多年。“平时,有小毛病,自己在家吃点儿药就行,很少去卫生院,更别说去医院看病了。”王占奎告诉记者,这其实也是很多村民的想法,大家都嫌“麻烦”。自从家庭医生签约以来,村医马学云都会定期到家里为他进行免费诊治。同时还为他发放了智能血压器,每天测量血压的数据,都会同步到家庭医生签约APP上,不仅自己通过手机可以随时了解到自己的健康状态,马学云也可以通过APP对患者健康状态进行动态管理。

近年来,平罗县在推动“互联网+医疗健康”建设中,搭建县、乡、村三级医疗服务信息化平台,完成远程影像、心电诊断中心升级改造,基层医疗单位实时将数据上传到远程诊断中心,拓展“基层检查+上级诊断+区域共认”服务模式,实现了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同时,平罗县组建122个家庭医生服务团队,累计签约12万余人。率先开展原发性高血压“四免”诊疗管理服务和2型糖尿病患者免费治疗,将慢性常见病作为医防融合突破口,高血压、糖尿病规范管理率为77.11%、77.95%;血压、血糖控制率为79.78%、78.96%,分别比全区考核指标高出19.78%、18.96%。

深化医疗改革,让百姓享受更多医改红利

今年52岁的马桂玉是平罗县姚伏镇团庄村5队村民,是一位长期风湿病患者。“为了治疗风湿病,没少跑大医院,每次花费三千多也只能报销一千多元,经济压力大呀!后来经同村人介绍,报着试试的态度到姚伏镇中心医院疼痛专科进行治疗,没想到通过中医疼痛治疗,我现在比原来好多了,而且通过城乡居民门诊统筹,每次住院花二千多元,我自己才承担五百元,从根子上解决了看病贵的问题。”马桂玉对记者说道。

为推进集团式医共体建设,构建医疗卫生新机制,2019年12月19日,平罗县率先在宁夏成立县卫生健康集团,将县域23家公立医疗卫生机构整合,对所属医疗单位实行人员、资金、业务、绩效、信息、药械“六统一”的一体化管理。完善差异化支付政策,实施城乡居民门诊统筹按人头支付、门诊大病按区域单独核算、住院统筹执行总额预算下按病种分值付费管理等改革措施,基金使用更加高效精准,医保费用成本和患者就医负担明显降低。

同时,做强县级“龙头”,平罗县医院建成胸痛、创伤、卒中等5个中心,成为宁夏唯一一家全国县级能力提升示范医院和宁夏第一家通过国家认证的基层胸痛中心。2016年平罗县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疼痛患者较多的实际情况,在平罗县姚伏镇中心医院开设了中医疼痛专科。通过几年的优化打造,疼痛患者非药物治疗开展项目由6项增加至28项,得到当地老百姓的充分认可,群众满意度也在逐年提升。

强化兜底保障,筑就因病返贫“防火墙”

“辛辛苦苦奔小康,得场大病全泡汤”,曾经是农村群众面临大病时的写照。要啃下因病致贫返贫这块“硬骨头”,必须强化兜底保障、精准救助救治。

对家住平罗县陶乐镇庙庙湖村的马彦帅来说,健康扶贫政策的落实,彻底消除了他的后顾之忧。

“2019年我做了开胸手术,共花费了17万元,通过各项医疗惠民政策报销了16.5万元,我自己只承担了0.5万元。如果没有国家的医疗惠民政策,17万元对我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看病想都不敢想,特别感谢党和政府给了我继续生活下去的勇气。”马彦帅对记者说道。

如今,平罗县的县级医院已经建立贫困人员数据接口,患者住院时第一环节就能被识别是否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员,不但可以享受到“先看病后付费”的惠民政策,出院时还可以享受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困难群众补充医疗保险、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医疗再保险和医疗救助等国家医疗保障政策的“一站式”结算报销,“看病难、看病贵”已不再是平罗县贫困群众的头疼问题。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