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秋季养生

时间:2023-09-22
来源:平罗发布
字号: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秋高气爽、云淡风轻

酝酿丰收的秋季养生要点是

防秋燥、防寒邪、防秋悲

01饮食养生

秋天最主要的是燥气,秋季对应的是肺,因此养生要注意养肺。肺为娇脏,喜润不喜燥。燥邪影响常出现口干、咽干、鼻干、唇干及大便干结、皮肤干裂等症状。

要预防秋燥,首先要少吃辣,因为辛辣食物需要更多的津液,会加剧秋燥。要多吃滋润之品,比如梨、银耳、蜂蜜、莲藕、百合、枸杞、豆制品等;蔬菜类有萝卜、冬瓜以及橙黄色蔬菜,比如南瓜、胡萝卜等;也可以选用一些宣肺化痰、滋阴益气的中药,如沙参、西洋参、杏仁、麦冬等;最合适的饮料是石榴汁、甘蔗汁、银耳汤、酸梅汤等,对缓解秋燥多有良效。

02起居养生

秋季日照时间逐渐缩短,天亮的越来越迟,阳气逐渐收敛,而阴气开始盛行,人的起居也要顺应这种变化,尽量能够做到早睡早起,并且在起床后进行适当的活动,能够帮助肺气的宣发。还有就是,秋天的早上空气清新,早起有利于使肺部呼吸新鲜空气,保持肺部活力。

秋季温度逐渐变凉,早晚温差逐渐增大,此时最易受凉,外出游玩时不要贪凉露宿,一早一晚要特别注意保暖,及时增减衣物,外出时最好带件薄衫,晚上睡觉最好盖上薄被子。同时,俗话说“春捂秋冻”,为了更好的让身体适应气温的逐渐变冷,秋季添衣时不要太快或者只添不减,避免穿衣过多使得身体汗出过多,阴津耗伤,阳气外泄。顺应秋季阴精内蓄,阳气内收的养生需要。

03情志养生

因为天地已进入阴长阳消的收敛状态,秋风荡漾,枫叶飘落,秋风秋雨也易给人带悲伤忧郁的情绪,尤其是性格内向或者老年人。此时人体肺气的宣发会相对收涩,没有那么畅快,这样就会因“气机阻滞”而出现“秋悲”。人们可以多出去走走,适度运动,漫步田野、公园,欣赏大自然美景,或者与亲朋好友结伴,做一些愉悦身心的事,比如唱歌、下棋、跳舞等。

04疾病养生

秋季早晚温差大,气温的急剧变化,使得人体血管的张力随着体温的变化波动剧烈,引起血压不稳,从而导致脑出血、脑梗塞及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高发。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基础病的人在此时要开始加强血压的监测,并在医生指导下及时调整药物剂量,保证血压的稳定。

05药物养生

秋季燥邪影响人体最明显,为大家介绍两款适合秋季喝的代茶饮。第一款是:具有清热宣肺的桑菊饮。取桑叶6克、菊花3克、薄荷3克、芦根6克,开水冲泡代茶饮。适合秋季感冒、秋燥咳嗽等症。另一款是治消渴名方是玉液汤。取生山药10克、生黄芪10克、知母10克、鸡内金6克、葛根6克、五味子6克、天花粉10克,用水煮沸代茶饮。具有益气生津,润燥止渴的作用,适应于口渴多饮、小便频多、困倦气短等症。

06穴位养生

肺与大肠相表里,敲大肠经,灭肠肺之火,轻轻敲打大肠经“手五里-曲池穴-手三里”这一段,左右各10分钟,对牙痛,便秘,下巴长痘痘都有很好的效果。

从饮食起居、情志调摄、未病先防、已病防变、药物腧穴多方面调护秋季养生,使大家的身体更健康,心情更舒畅,幸福常相伴。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