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罗县“五式课堂”为党史学习教育“加油提速”

时间:2021-03-16
来源:中共平罗县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
字号: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为持续扩大党史学习教育影响力、覆盖面,提升教育形式的多样性和实效性,平罗县统筹抓好“五式课堂”,高标准、高要求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走心。

开展“集中课堂”,原汁原味学党史。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头雁效应”,制定《县处级领导干部党史学习教育学习任务指导意见表》,要求各级党组织每周至少开展集中学习2次,每天都要抓好个人自学,坚持从原著原文中学党史、强党性。目前,已组织县处级领导干部开展集中学习3次,传达学习了党中央和自治区、市党委党史学习教育相关会议精神,组织观看了《中共党史专题讲座系列》,集中学习了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等必读篇目,围绕“感悟思想伟力”“把握历史规律”等主题进行交流研讨,高标准严要求示范带头学党史。以县处级领导的学习方式和标准为“指南针”,带动全县各级党组织共开展集中学习200余场次,以上率下统筹推进学习教育,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知史爱社会主义。

开展“板凳课堂”,田间地头讲党史。密切结合乡镇、部门实际,引导各乡镇、部门打破传统学习模式灵活开展学习。高庄乡组建52人的百姓宣讲团,按照“就近原则”,邀请百岁老人、老党员等乡贤志士,以亲历者的视角讲述脚下这片土地上党的真实历史故事,20多堂课让党员在拉家常式的面对面交流中引起深刻共鸣,增强思想认同、情感认同,打通学习教育“最后一公里”。高仁乡邀请对党史有研究、有体会的老党员在村队广场“现身说法”,用形象直观的方式,讲亲身经历、讲所见所闻、讲所感所想,促进边讲边学边受教育,实现党史学习教育学用结合。

开展“流动讲堂”,上门到家送党史。针对年老体弱党员“学习难”和流动党员“无处学”问题,积极组织引导各乡镇、各部门创新学习教育形式,让学习教育延伸到“家”。城关镇星海社区党委下属党支部将支部学习“搬”到老党员许宗廷老人家中,十多名党员在老人家中重温入党誓词,以弘扬延安精神为切入点,谈感受、悟思想,有效扩大了党史学习教育的覆盖面、提高了参学率,党员们纷纷点赞:“支部为我们‘解题支招’,考虑得十分周到。”县委统战部采取“送学上门”的方式,安排专人与退休党员干部“一对一结对帮学”,确保退休的每一名党员学习“不掉队”。

开展“红色课堂”,不忘初心悟党史。结合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这个重要时间节点,坚持将红色教育贯穿党史学习教育全过程。县公安局组织开展“学党史 忆初心 担使命”主题活动,60余名民(辅)警走进闽宁镇,通过追寻一次红色足迹、开展一次“红歌”激情课堂、重温一次入党誓词、深入一次民族团结教育基地、观摩一次脱贫攻坚和美丽庭院示范点的“五个一”活动,感受党的艰苦奋斗以及脱贫攻坚的伟大成果。黄渠桥镇组织党员参观黄渠桥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在红色故事中追忆革命历史、缅怀英雄事迹、坚定理想信念,发扬先辈们坚韧不拔的拼搏与奉献精神。

开展“护苗课堂”,一脉相承传党史。坚持将“青春向党”“童心向党”主题活动与“扫黄打非·护苗”行动相融合,在中小学中开展“四史”学习教育。团县委组织的平罗县首家共青团影院正式“上线”,展播红色系列电影,拓宽青少年学习阵地,号召广大青少年共同感悟党的初心使命。平罗县第四中学启动“学党史 践行动 争做新时代好少年”活动,通过义务劳动、倡议签名等形式激励学生向上向善。城关二小召开主题班队会,看革命电影、学红色战歌、绘主题板报,了解百年历史,传承红色基因,进一步提升政治素养和发展水平,引导广大青少年听党话、跟党走,让革命薪火代代传承。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