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乐,清末被称为陶乐湖滩,地处平罗县县城往东三十多公里的黄河东岸,与河西的五香堡隔河相望。这里原本是河水流经地带,光绪年间黄河改道向西偏移,此处便淤积成滩地。后来逐渐有人过来开垦耕种,人口也就随之多起来了。因有陶和乐两姓蒙古牧民驻牧定居,所以,此地得名陶乐。附近沿河一带,按蒙古人叫法,还有巴音托辉、红山嘴(即红崖子)、五堆子、月牙湖、格尔杜道海、哈巴图、阿麻察罕等地,绝大部分都处在黄河向西偏移而形成的滩地上。
光绪后期,这些沿河滩地因无人管理,吸引了一些外来人员开垦种植,常住人口也就不断积聚增多,到民国中期,已经达到两三千人的规模,而且绝大部分是从平罗境内移居过来的。其中,回民最多,汉民和蒙古人相对较少。
民国十八年(1929年),宁夏建省后,省政府经报内政部转呈政务院,请示在陶乐设置陶乐设治局,管理河东人口和新垦土地。而绥远省政府以陶乐河滩与五堆子地处鄂托克旗辖区内,应属绥远省范围,也呈请政务院批准,在此设立沃野设治局,行使管理职权。宁蒙两地的态度,使陶乐这块土地的归属,变成一件涉及如何划界的麻烦事,政务院也很为难,不便轻易表态,此事就拖下来了。
关于宁蒙划界的问题,其实早在康熙年间就遇到过。比如处在黄河西岸的插汉托辉滩地,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应鄂尔多斯部落王松喇布奏请开禁,容许蒙古人进去放牧。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理藩院为鄂尔多斯部落领地划界时,松喇布呈请继续占用,不愿放弃插汉托辉。康熙皇帝派尚书穆和伦等人实地勘察,回朝后奏报的意见是同意继续使用。而当时的宁夏总兵范时捷奏报,插汉托辉处在内地版图之中,如果继续容许蒙古部落过来放牧,势必造成蒙汉混杂,容易引发争端,于是便提出了以河划界的想法,即黄河以西属于宁夏,黄河以东归属蒙古部落。康熙皇帝最后拍板,确立了以黄河为界的划分原则,插汉托辉就彻底摆脱了蒙古部落的骚扰。可是,黄河的动态变化,时常为两岸关系制造新的问题。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陕甘总督福康安奏称,鄂尔多斯黄河改向西流,原属河西居民转到河东,河东本属蒙古部落之地,如果仍以黄河为界,那么,这些人就涉嫌侵占别人土地。乾隆皇帝遂派侍郎赛因博尔济图带人前往实地勘察,这些人回朝后奏报的意见是,仍按原定以黄河旧流划分为宜,但是要钉桩立碑,明确界标,不管黄河如何变化,地域划分都以界标为准。最后钦定照此办理,这就意味着河西的土地有可能跑到河东。也许就是这一条规定,使鄂托克旗和平罗县的地理分界线转到了河东五堆子处。清朝末年,清政府号召开垦土地,朝廷设置垦务大臣,要求层层贯彻,鄂托克旗遂成立垦务分局开展工作。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十二月二十六日,鄂旗的梅勒章京(即副都统)会同当时的平罗知县姚钧到河东五堆子处,共同踏勘并确认分界地标,以便鄂旗统计耕地面积和顺利行使管理职责。此次踏勘进展顺利,双方达成共识。事后,姚钧将踏勘过程及双方确认结果,向主管此事的上级绥远城将军写过专题报告。
经垦务分局统计,陶乐湖滩沿河一带,已经有可供耕种土地四千多顷。因蒙古人擅长放牧,直接从事农耕的很少,这里还有一大部分土地无人耕种,处在荒芜状态。于是,鄂旗便提出向河西(平罗境内)开放,公开招募人员,过来认领耕种。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应者寥寥。因此地距离鄂旗尚远,管理不便,鄂旗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十一月经报请批准后撤销了垦务分局,将这片土地及未收岁银书面委托平罗县代管代收。到宁夏建省时,这种代管关系已经维续了二十多年,所以,平罗县早就成为河东土地事实上的管理者。这种错综复杂的关系,正是政务院难以决断的主要原因。
此事一拖六年过去了,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宁夏省政府委员海涛因公到南京出差,经宁夏省政府驻京办事处处长周士观联系,去拜见民政部次长陶履谦,商讨有关陶乐湖滩的设治问题。之后,政务院派人,召集宁蒙两地官员到陶乐湖滩现场察看,最终裁定将此地划归宁夏省管辖。至此,宁夏省取得了对陶乐的合法管理地位。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十一月,省政府正式派人进驻陶乐,成立陶乐设治局,行使行政管理职责。自此之后,陶乐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诸方面都取得了很大进步。这里土地宽松,浇灌便利,交通顺畅,人口增长很快。加上这里与蒙绥交界,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基础设施建设显得更加迫切。几年后,原来的设治局已经不能适应新的任务要求,亟需加强。经省政府决定并报政务院批准,于民国三十年(1941年)四月一日,正式设立陶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