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重大项目建设|碳的“变身”之旅
打雷闪电、森林大火……是非常频繁的自然现象。闪电燃烧木材,留下了木炭,动物被烧死以后,剩下骨碳,人类在学会了怎样引火以后,碳就成为我们永久的“伙伴”了。有趣的是,迄今为止,没有人能发现碳出现的精确日期。但是,它在人类的生活当中却是无处不在。
在宁夏首朗吉元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夏楠的眼中,碳的无数化合物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从人们穿的衣服、用的化妆品等到航空航天、工业农业等,范围广泛,种类繁多。然而,随着自然资源的无序开发及对环境的过度破坏,人类的碳“伙伴”也开始闹开了脾气。它从活泼的小可爱变成了时不时要出来捣蛋的“小气包”。比如工业尾气,在对大气环境进行污染的同时,也严重浪费了能源。
人类与碳怎样实现和谐相处?
今年全国“两会”上,碳达峰、碳中和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也成为代表委员们讨论的“热词”。碳达峰、碳中和这一时代命题摆在了人们面前。
而在2019年,一场碳的革命就已经在石嘴山市悄然开启。
作为传统高耗能工业城市,石嘴山市节能降耗形势异常严峻,工业倚能倚重问题突出。工业能源消费量占全市能源消费总量一直保持在90%以上,其中六大高耗能行业能源消费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耗的比重达95%以上。近年来,该市一直在谋求破局,着力补齐短板,自加压力核算分解县区工业能耗双控目标及重点用能企业能耗总量控制目标任务,能耗增量预控制在50万吨标准煤以内,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4.5%。同时倒逼工业调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转换发展动能。对通过产能置换、上大压小的滨河碳化硅3X12500KVA硅锰合金炉、盛港焦化4.3米焦化炉等3家企业进行了约谈警告,限期进行停产拆除;对太康药业3×12500KVA电石炉已于3月份完成拆除。宁夏盈氟金和科技有限公司、宁夏恒达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宁夏贝利特氰胺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等22家企业已经具备申报自治区级绿色工厂资格。
8月24日,位于平罗工业园区的宁夏首朗吉元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全球首套铁合金工业尾气生物发酵法制燃料乙醇生产线正在紧张运行中。经过1年多的建设,项目以铁合金矿热炉尾气为原料,通过全球领先的生物发酵技术直接转化为燃料乙醇、蛋白饲料、天然气等高附加值产品,实现工业尾气资源的高效清洁利用。
“与现有工业尾气利用方式相比,该项目的经济价值是燃烧发电的3倍,能源利用效率提高1倍,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7万吨,氮氧化物480吨,颗粒物130吨。”首朗吉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项目成本优势明显,打破了传统矿热炉尾气只用来发电的单一模式,对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优化石嘴山市能源结构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目前,该技术已获得国家认可并作为唯一的创新技术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