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罗县聚焦先行区建设,统筹推进抓落实
努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宁夏的时代新使命。一年多来,平罗县委、县政府站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扛起先行重任,坚持生态立县战略不动摇,聚焦“五个区”战略部署,落实“一带三区”总体布局,加快推进银昆高速北延伸段、中线供水、黄河治理及滩区生态保护等“十大工程”建设,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上取得显著成效。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必须通过系统完备、规范严密、衔接有序、协调统一的制度安排,才能实现质量效益协调统一的全面提升。今年全县上下将立足服务国家战略,担当时代使命,坚持高标准推进、高质效落实。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加快黄河两岸综合治理。一是把保障黄河长治久安作为重中之重,制定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中长期规划,全面提升黄河岸线防洪能力,建立健全黄河岸线管护的长效机制。二是消除水患,加强防汛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好河道和滩区综合提升治理工程,50年一遇防洪标准,统筹推进两岸堤防达标、河道整治工程建设,全县境内水患、堤防隐患基本消除;强化贺兰山东麓泄洪沟道治理,巩固完善贺兰山东麓防汛体系,现代化防灾减灾体系基本建成。三是以县城为重点区域,借助县城主干道路政造等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完善防洪工程体系建设,进一步解决县城内涝问题。
(二)改善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一是坚持目标引领,制定清晰明确的空间规划战略目标、前瞻性的发展规划,用规划管活动、保自然、促修复,科学划分岸线功能区,解决好各类用地冲突问题。二是循序渐进推进滩区治理。以天河湾湿地为中心向南北延伸扩面,依托滨河水系,以浅表湿地建设类型为主,灌木水生植物合理搭配,逐步打造沿河大型湿地生态景观系统。实施退化湿地恢复,通过还湿建湿、扩水增湿、生态补湿,恢复湿地面积16.08万亩。三是清理整顿黄河岸线内列入负面清单的产业和项目,推动沿黄一定范围内高耗水、高污染企业迁入合规园区,严禁在黄河干流及主要支流临岸一定范围内新建“两高一资”项目。四是以落实河湖长制促进黄河岸线保护提质增效,推进河湖“清四乱”专项行动,继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巩固污染防治成果。建设水源涵养功能区,促进黄河平罗段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三)提升水资源开发利用效率。一是强化水资源管控,按照“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的要求,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大力推进黄河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落实水资源管控各项举措,严抓水量强度双控,严格水资源管理,强化节约用水,构建区域水资源循环利用格局,县域用水总量控制在水资源配置总量以内。二是健全互联互通水网保障体系,通过实施中线供水工程、西线供水工程和河西地区城乡供水水源替换工程,建成水量保障、水质可靠的大水网供水保障体系,满足生产生活用水需求。三是建立健全禽畜粪污、农作物秸秆等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体系,妥善处理好奶牛养殖所带来的水源头环境污染问题。
(四)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在培育新动能上做“加法”,紧盯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新业态、新经济”发展方向,结合县域实际,培育增量,谋划、储备、引进、落地一批带动支撑产业发展的大项目、好项目,引导企业科技创新,推动新材料先进制造等高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动态做好“僵尸企业”处置、“散乱污”企业清理整治,持续巩固治理成果。坚持在淘汰落后产能上做“减法”鼓励工业企业加快项目技术改造,开展产业配套和产业链延伸,加强生产联系,加快构建各行业循环产业链条,用优质增量调存量,提高产业发展层次。深入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改造提升骨干灌溉输配水系统,从源头上发挥节水效益,加强黄河水、地下水、地表水和非常规水及河湖渠库井等多水源的联合调度和绿色循环利用,力争到2025年,在平罗县全域建成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以陶乐沙漠瓜菜、红崖子奶牛养殖为重点,优化发展草畜产业和高附加值种植业,积极推广应用旱作农业新技术新模式,因地制宜调整种植结构,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高位保持。
(五)在壮大开放型经济上持续用力。一是以石嘴山保税物流中心(B型)平罗库为着力点,构筑内陆地区效率高、成本低、服务优的贸易通道,扩大对外开放力度和开放渠道。引导企业用好用足中央、自治区、市关于鼓励进出口相关政策,着力扩大新型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绿色食品等产业的出口比重,支持企业积极进口急需的稀缺资源、重要原材料、关键技术和先进设备,着力扩大全县进出口经济规模。二是借助中阿博览会经贸合作平台,组织本地企业参会参展,强化宣传推介力度,切实用好对外开放平台。三是动员外贸企业积极拓展国际市场,组织企业参加“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举办的国际知名展会,引导企业与外商开展投资合作、品牌合作、技术合作,进一步扩大开放“走出去”,为企业开拓市场搭建平台。
(六)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完善提升。一是加快建立全域旅游网络体系。完善全域旅游交通网络设施,在旅游交通干线、景区连接线实施改造提升工程,优化提升全县旅游专线和客运专线运营水平。二是加快景观廊道建设。实施沙湖-县城景城一体化廊道业态整合建设项目、沙湖旅游协同示范区基础设施提升建设项目及平罗黄河文化生态旅游廊道建设项目,构建平罗旅游大环线。三是规范旅游标识系统,完善旅游景区、旅游交通等公共标识系统,在高速公路出入口、交通主干道、旅游景区、乡村旅游示范点等交通路网建设旅游标识,实现国省干道沿线所有旅游交通标识全覆盖。实施完善主干道、主要节点及旅游景区、乡村旅游点建设项目,为游客进入平罗提供完善的导引服务。四是加快文化旅游数字化建设,实现文化旅游管理、营销和服务智慧化。智慧博物馆和数字文化馆、图书馆等,完善智慧文旅服务平台。五是持续推进旅游“厕所革命”,推动城区、景区、乡村和主要交通干道沿线旅游厕所建设和改造升级。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