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罗县红翔新村:振兴增收产业 托起致富梦想
盛夏时节,走进平罗县红翔沙漠瓜菜专业合作社,一座座日光温室大棚排列有序,满目生机、绿意盎然,大棚内的蔬菜长势喜人。村民孟雪梅和丈夫正在西红柿大棚忙着采摘,一行行排列整齐的枝蔓向上延伸,西红柿挂满枝头。看着饱满鲜红的西红柿,孟雪梅满脸欢喜地说:“这茬柿子长得太好了,个头很大,最大的有1斤重,目前两棚西红柿已经卖了5万多元。”
自2013年搬迁至红翔新村以来,孟雪梅跟丈夫一直在外务工。2019年,红翔新村争取扶贫产业发展资金,建设了高标准节能日光大棚,并依托红翔沙漠瓜菜专业合作社提供种苗、技术指导和产品销售,主要种植甜瓜、樱桃番茄、西红柿等。看到温棚种植效益不错,孟雪梅跟丈夫合计后,向合作社申请租了2座大棚。“这几年打工收入也不错,但是离家较远,家里父母孩子照顾不上。现在租大棚,合作社从种子、化肥、田间管理都帮我们操心,有啥问题技术人员随叫随到,我们给自己干也挺好。”孟雪梅说。
平罗县红翔沙漠瓜菜专业合作社经理翟宝龙向记者介绍,合作社采用“基地+农户”合作共赢模式,负责红崖子乡村民区500多座移动大棚瓜菜的技术指导、技术培训、产品收购和销售工作,成为集开发、示范、推广、培训、展销于一体,技术水平高、自身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示范基地。每年为红翔新村、红瑞村两个村的300余名村民提供就业机会,为村民创造劳务收入200余万元。
近年来,红翔新村以党建引领发展、致富能人带动为基础,依托区域优势,统筹扶贫资金及乡村振兴衔接资金1250万元,综合整治开发土地310亩,前期建成高标准节能日光温棚38座,带动11户农户发展温棚种植,棚均收益5万元。目前,正在建设的12座日光温棚预计在今年10月底前交付使用。“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让会干的、能干的村民干给大家看,这样就带动更多人在家门口实现创业增收,有了稳定的工作和收入,也从根本上解决了留守妇女和年龄偏大村民的就业问题。”红翔新村党支部副书记李军介绍。
在石嘴山市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下,红翔新村村民日子越来越好。据统计,2009年该村人均年收入1900元;2021年人均年收入达15059元,户均住房面积由搬迁时54平方米增加到172平方米,87%的村民家庭拥有了汽车,村集体经济收入达38.44万元。
这一串串数字背后,折射出红翔新村的华丽蜕变。如今,走进红翔新村,笔直的柏油马路横穿东西,新建的房屋整齐地坐落在村路两边,道路两边树木林立,郁郁葱葱,勾画出一幅景美、民富的美丽乡村新画卷。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