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平原绿网编织绿色和谐家园
宁夏引黄灌区平原绿洲区是国家农产品主产区,是宁夏重要的绿色生态空间和湿地生态功能区。为把我们赖以生存的米粮川守护好,不受风沙盐碱侵害,宁夏持续推进引黄灌区平原绿洲生态区绿网提升工程,这项工程正在把盐碱地变成良田绿洲,织起的一道道绿网将风沙挡在绿色长城之外。
四月,宁夏大地掀起了一场植树播绿的热潮,从机关干部到社区群众和志愿者,人们自发自愿在贫瘠的土地上种下了绿色的希望。
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沙湖大道水系周边,曾经是大面积的盐碱地,石嘴山市组织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群众2500多人,用三天时间就让631亩的盐碱地改头换面。
石嘴山人植树播绿的积极性不光来源于他们曾经吃过风沙肆虐的苦头,更多的是尝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甜头。在星海古镇以东曾经也是一块盐碱地,经过一年的生态综合治理,这里被种上了美丽的百合花,2019年石嘴山市在这里举办了首届百合花节,举办7天就接待游客30万人。
从2017年开始,宁夏启动实施引黄灌区平原绿洲生态区绿网提升工程,工程涉及引黄灌区13个市县,计划五年总投资5.5亿元,规划营造林27万亩。
在宁夏要想种活一棵树可以说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情,比如说我现在所站在的这片土地,大家可以看到这个土都是以这种沙质土为主,里面的养分和水分的含量可以说非常的贫乏,就需要通过这种节水的滴灌的方式来进行水分的供给。不仅如此,宁夏还通过因地制宜地选用一些抗旱耐旱以及抗盐碱的一些树种,通过这样两种方式,可以让树木的成活率达到90%以上。
经过规划建设,宁夏引黄灌区已经基本建成了多树种混交、结构合理的林网大骨架。按照林随路走,路林同步的原则,栽植不同种类的乔木、灌木,形成林分结构相对稳定的混交林,减少了病虫害的危害。与此同时,林带还与水系相配,铺设慢骑、健步、休闲于一体的道路,从前功能单一的防护林如今变成了汇集防风固沙、防洪排涝、道路交通、美化环境、旅游休闲的“多功能林”。
今年是引黄灌区平原绿洲生态区绿网提升工程计划的关键收官之年,截至2019年末宁夏已经完成营造林25.21万亩,今年,宁夏还将投资1.4亿元,冲刺完成目标任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