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口领域易发生腐败和作风问题及应对措施
近年来,平罗县将窗口服务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作为专项整治的重点,坚持抓早抓小抓常,坚持惩防并举、标本兼治,持续整治窗口领域的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窗口服务作风、审批服务质效等方面有了明显的进步。但抓窗口领域腐败和作风是一个长期、易反复的过程,在制度设计上、教育管理上、惩防结合上等方面还需持续用力。
一、窗口领域易发腐败和作风问题的主要表现
一是进驻大厅审批事项授权不充分,“前店后厂”多部门循环、多头审批造成审批时限长、提交材料多、审批环节多等问题依然存在。
二是改革滞后及政策“打架”导致群众仍对“门好进、脸好看、事难办”现象怨言较多。如:户籍改革后取消了农业户与非农业户差异,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但大量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后,城市的相关配套服务并非同步跟进,许多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政策长期与户籍直接挂钩,农村人口和城镇人口在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旧突出,各类群体发展愿望和利益诉求多元多样,很难协调。还如:因自治区殡葬管理及殡葬改革有关规定养老保险参保人员死亡后领取丧抚费需提供公墓证明,但《社会保险法》中未明确规定,导致领取丧抚费矛盾纠纷信访上访事件不断。
三是审批多网并存,信息壁垒制约政务服务数据信息共享互认,影响办事效率和群众满意度。如:因一些外地营运车辆档案存在缺失,而运政管理系统未全国联网,无法查看各地营运车辆电子档案,导致大部分外省转籍车辆无法办理车辆道路运输证;在实际办证中,一些新车主高价委托中介伪造工作人员无法验证的虚假转籍材料办理车辆道路运输证。还如:工程建设项目施工许可证办理需通过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和工程建设项目两个各自独立、闭环运行的审批平台进行审批,企业需重复申报、重复录入,反响较大。
四是窗口临聘人员较多,更新交替频繁,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参差不齐,在服务群众过程中特别在群众较多、个别时段排队等情况下,还存在办事效率不高、态度不好、服务不优等问题,群众经常有投诉。
二、对策建议
(一)加强教育管理。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加强窗口人员培训学习力度,提升窗口人员整体素质。强化窗口人员管理,落实“日检查、月通报、季考核”制度,对典型问题点名道姓通报曝光,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坚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对窗口工作人员的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早查处。强化约谈制度,对苗头性问题及时约谈,防止小问题变成大问题。
(二)加强制度设计。以重点领域、重点窗口、关键环节为突破口,不断完善干部考核评价、管理监督和激励保障机制,细化窗口人员特别是掌握审批权的后台审批人员的监督制约,不折不扣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区、市、县若干规定和细则,促进各窗口依法清权、公开亮权、规范用权。大力开展“门难进、脸难看、事好办”问题专项整治,营造风清气正的审批服务环境。
(三)加强业务培训。对标政务服务标准化要求,根据综合窗口“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的工作特点,采取PPT集中授课、交流答疑、系统演练相结合的授课形式,开展窗口人员政策法规、业务能力、服务礼仪培训,提升政务服务能力和水平。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