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罗县公安局黄渠桥派出所找准定位让社区警务工作提档升级
为坚持和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黄渠桥派出所紧紧围绕“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工作思路,紧盯任务目标,持续深化“塞上枫桥”警务品牌创建活动,全面提升社区警务工作,正确树立社区警务理念,找准社区警务工作定位,促使社区民警走出派出所、警务室,走进社区、农村、百姓家中,到人民群众的生活中去,真诚地倾听百姓声音,做人民群众的“好邻居、好伙伴、好朋友”,以人民群众的需要为第一要务,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多办事,促使辖区治安持续平稳。
一是当好基层信息的收集员。信息是决策的前提和依据。社区民警牢固树立情报信息主导警务的观念,勤于观察搜集,做信息收集的有心人;善于分析研判,做治安动态的知情人。利用日常贴近群众,服务群众的工作优势,通过走访调查、治安信息员提供、网络巡查、技术推送等手段,广辟信息来源。以严谨的态度、科学的方法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研判,密切掌握治安动态,做到“早发现,早汇报,早处置”,为侦查破案、重点人员稳控、矛盾纠纷化解提供有力的情报信息支撑。今年以来,社区民警共收集有效信息58条,已全部妥善处理,保证了辖区社会治安稳定。
二是当好基层实有人口和行业场所的管理员。针对农村地区常住人口数量大、分布散,城郊结合部外来流动人口相对较多的特点,社区民警通过对常住人口、流动人口、重点人口和违法犯罪前科人员进行分级管理,摸清底数,掌握动态,严防漏管失控。加强社区内的公共复杂场所、特种行业、危险物品从业单位和人员管理,进行经常性监督检查,督促企业建立健全安全防范制度,有效预防各类案事件发生。做好社区消防管理工作,按规定督促社区内重点消防单位,确定消防责任人,制定消防安全责任制度,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发现有火灾隐患的,立即督促整改,及时消除火灾隐患。今年以来黄渠桥派出所持续对辖区2万名实有人口录入一标三实管理系统,对7名国保重点人口,4名重点涉访人员和103名刑满释放人员全部予以列管,对辖区内20家内保单位、44家重点消防检查重点单位全部予以监管,切实做到了底数清、情况明、治安稳。
三是当好基层治安网络的组织员。治安防范是一张网,需要各部门去编织,黄渠桥派出所牢固树立“公安主导,群众参与”的工作思路,立足广大群众,整合资源,联系基层治理组织、辖区各部门共同协作,形成齐抓共管工作机制。各社区每月召开一次警情通报会,针对辖区内的治安情况进行汇报分析,定期组织各村的治安信息员、村级巡逻队等民间组织在重点案发时段开展巡逻防控工作130余人次,对违法犯罪行为形成有效震慑。在辖区247个重要点位安装386个摄像头,同时鼓励辖区居民安装小翼看家等电子监控设备300余处,有效形成“一手抓在社区民警手中,一手牵在人民群众手里”的严密治安防范网络格局。今年以来辖区治安案件同比下降8.1%,可防性案件同比下降12%。
四是当好基层法治与防范工作的宣传员。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防范宣传模式,广泛宣传法律、法规及安全防范知识,提高社区群众的防范意识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充分利用各村委会的宣传阵地,开辟专门的公安宣传专栏27处,定期或不定期更新、发布治安动态信息。利用辖区集市或人员密集场所,通过发“发放反诈口罩”、问答法律知识、宣讲法律法规等宣传模式,深受广大群众喜爱,有效提高群众的参与度。利用网络微信群随时转发宣传内容,群众随时随地学习,有效增强群众自防意识和防范能力,让人民群众感受到“警察时时在身边”的良好治安氛围。今年以来,黄渠桥派出所组织集中宣传48次,发放各类宣传手册2000余份,发放宣传口罩3000余个,接受群众咨询3800余次,营造了良好的宣传氛围。
五是当好基层治安矛盾纠纷化解的调解员。根据辖区状况,矛盾纠纷引发的治安案件占50%以上,同时“有困难找警察”的口号已深入广大百姓心中,群众对人民警察的期望过高,矛盾纠纷的化解影响着公安机关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公信力和满意度。黄渠桥派出所始终坚持矛盾纠纷“提早发现,就快解决,没有后患”的工作目标,坚持成为广大群众的“贴心人、知心人、交心人”,了解社情民意,进得了门说得了话,不断取信于民。今年以来,黄渠桥派出所共化解现发矛盾纠纷230余起,其中家庭、邻里、婚恋类主要矛盾纠纷28起,经回访,所有矛盾纠纷全部予以化解,赢得了群众广泛赞誉。
黄渠桥派出所时刻把人民群众装在心里,尽心尽力地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从点滴小事、烦心事、杂事做起,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交代,将保一方平安作为自己的崇高职责。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