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罗县2024年度行政执法工作总结
2024年以来,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行政执法中心工作,加大行政执法监督力度,确保做到依法执法、严格执法、规范执法、文明执法。现将我县2024年度行政执法和行政执法监督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行政执法
1.持续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推进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在全县范围内深入落实,全县行政执法水平明显提升。全县现有行政执法机构37个,行政执法人员1043人,全年共开展行政检查7838次,实施行政处罚145510件,行政强制944次,行政确认28489次,行政检查7838次,行政给付4654次。
2.统筹开展各领域执法工作。在卫生健康领域,对全县范围内824家公共场所、219家医疗机构、172家企业、67所学校及托幼机构、32家供水单位、17家涉水产品生产企业、10家集中供水单位及9家现制现售用水单位,逐一开展年度卫生监督检查,实现监督检查覆盖率100%。在食品安全领域,全县768名包保干部包保2720家食品经营主体,开展实地督导2次,排查整改风险隐患109条,包保覆盖率、包保督导率和问题整改率均持续保持100%。在工业产品质量安全领域,对照全区重点工业产品监管目录,对150家销售单位开展儿童用品、燃气器具产品、消防和劳动防护用品等7类55种产品质量安全检查,立案31起,罚没款28.95万元。
3.认真梳理行政执法突出问题清单。聚焦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执法不作为乱作为问题,督促各单位根据自身行政执法工作情况梳理问题清单,全县各乡镇、县直各部门共梳理“执法程序不规范”、“执法力量薄弱”、“案件上网公示不及时”等突出问题18个。各单位针对自身存在问题进行整改,组织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学习,加强对执法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改进执法行为,规范执法程序,推进标准化执法,提高执法工作水平。
(二)行政执法监督
1.全面推进行政执法协调监督体制改革。经向县人民政府请示,积极协调编制部门,正式启用“平罗县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局”印章。8月份,县司法局同县检察院、公安局等组成案卷评查小组,对重点行政执法部门2021年至2023年140余本行政处罚案卷进行评查。案卷评查结束后,将评查出的问题形成通报,加盖执法协调监督局印章,通过OA平台反馈至各单位,要求其立即整改,进一步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力度,提升依法行政水平,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2.扎实推进“三项制度”自查评估。制定印发《关于开展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自查评估的通知》《平罗县2024年行政执法监督实施方案》,督促各单位按照文件要求做好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自查评估工作。县司法局组织法律顾问对各执法单位150余本执法案卷进行抽查并将评查结果进行反馈。根据各单位自查评估报告及案卷评查结果来看,行政执法公示制度落实情况较好,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落实情况良好,行政执法进一步规范公正文明,透明度进一步增强。
3.精准施策涉企执法监督问题堵点痛点。县司法局联系县工商联,协同发力,共同走访辖区内企业联系点,与企业负责人面对面座谈,一对一解答,听取企业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执法部门对其执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县司法局邀请自治区司法厅、市司法局进园区向企业提供法律服务,宣讲企业常用法律知识和涉企典型案例,现场发放涉企监督工作宣传册200余份,发放调查问卷30余份,邀请企业填写涉企执法问题清单10余份。
(三)全面提升行政执法人员能力素质
1.开展行政执法培训。举办法治思想暨行政复议法与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专题培训班、习近平法治思想暨法治政府建设培训班,全县各乡镇、部门分管领导,执法业务骨干及企业负责人270余人参加了培训。组织全县各乡镇、各部门共36人,参加司法部举办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强化行政执法能力建设专题培训班。组织重点执法部门人员20余人参加行政处罚法专题培训。
2.完成执法人员年度轮训。依托“法制教育网”,组织开展全县执法人员轮训。本年度6月底前,全县900余名执法人员全部完成线上公共法律知识学习。各场次培训课程内容均涉及习近平法治思想、相关行政法律,参训人员涵盖我县各乡镇、各部门执法人员,充分提高了执法人员政治素养与业务知识。
二、存在的问题
1.执法队伍素质参差不齐。部分执法人员专业知识欠缺,对相关法律法规理解不深入,在处理复杂案件时,难以准确运用法律条文进行定性和处罚,导致执法尺度把握不准。同时在现场执法过程中缺乏技巧和经验,不能迅速、全面地收集关键证据,影响案件办理质量和效率。
2.执法程序不够规范。个别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存在省略必要程序或颠倒程序顺序的情况,导致执法过程不够规范。同时在文书制作环节,未能按照正确文书格式制作文书,使得文书的法律效力受到质疑。在行政处罚中,行政裁量权基准的使用缺乏充分理由,未在集体讨论中体现,从重从轻情节未在处罚决定书中体现。
3.执法工作不够重视。个别乡镇、部门对于行政执法相关工作重视程度不够高,在完成某些工作时,存在拖延现象,经反复督促后,仍未能按照既定的时间节点完成工作,对行政执法监督工作协调配合程度不高,对我县年度绩效考核存在一定程度负面影响。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1.强化执法队伍建设。强化培训教育,制定系统的培训计划,定期组织执法人员参加法律法规、业务知识和执法技能培训。邀请法律专家、业务骨干进行授课,通过案例分析、模拟执法等方式,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建立考核机制,建立健全执法人员考核评价机制,将执法能力、工作业绩、职业道德等纳入考核范围,激励执法人员积极提升自身素质。
2.严格规范执法程序。各单位对现有执法程序进行全面梳理,结合法律法规的修订和实际执法工作的需要,进一步完善执法程序规定,明确各执法环节的具体要求和操作流程,确保执法程序的合法性和规范性。全面落实行政裁量权基准,协调沟通各执法单位,正确运用行政裁量权基准。
3.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给执法人员划下“红线”,确保“底线”。建立执法信息公示载体,提高执法“能见度”和“透明度”,依托政府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公布举报方式,进一步畅通投诉举报渠道,鼓励社会公众积极参与执法监督,形成全社会共同监督的良好氛围。通过系统、深入地开展案卷评查及专项督察工作,有效监督各执法部门的执法行为,及时发现问题并督促整改,进而提高各单位对执法工作的重视程度,推动执法工作规范化、法治化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