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索引号: 640221066/2023-00773 主题分类: 其他
发文机关: 平罗县通伏乡 成文日期: 2023年05月22日
标  题: 关于平罗县通伏乡2023年畜间布鲁氏菌病防治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
发文字号: 通政发〔2023〕37号 有效性: 有效

关于平罗县通伏乡2023年畜间布鲁氏菌病防治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

通政发〔2023〕37号

各村、各办(中心):

为全面落实《宁夏畜间布鲁氏菌病防控五年行动方案(2022-2026年)》和《宁夏畜间布鲁氏菌病防治专项三年攻坚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4年)》文件要求,根据农业农村厅《关于做好2023年全区布鲁氏菌病防治工作的通知》(宁农(牧)发[2023]3号)、自治区动物疾控中心《关于下发2023年度全区畜间布鲁氏菌病防治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和平罗县防治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办公室《平罗县2023年畜间布鲁氏杆菌病防治专项行动方案》文件要求,我乡制定了全乡动物布鲁氏菌病防治分项行动方案及考核评分标准,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1.平罗县通伏乡“口罩+手套”专项行动方案

     2.平罗县通伏乡畜间人兽共患病宣传培训专项行动方案

     3.平罗县通伏乡畜间布鲁氏菌病监测专项行动方案

     4.平罗县通伏乡动物防疫环境消毒工作专项行动方案



                                                                     平罗县通伏乡人民政府

                                                                        2023年5月22日


附件1:

平罗县通伏乡“口罩+手套”专项行动方案

近年来,随着我乡牛羊饲养量增加,动物及其产品流通频繁,布病畜间发病率和人间报告病例数持续反弹,严重影响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危害公共卫生安全。当前,我乡从事养殖、销售、贩运等相关职业人群和基层动物防疫人员是布病感染的主要群体。造成人员感染的主要原因是接触患病动物或被污染的畜产品时个人卫生防护不到位,自我防范意识薄弱。阻断感染传播路径是降低人间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发生的有效手段,各村民委员会要充分认识布病防护的重要性,坚持“以人为本,标本兼治”,达到人人懂布病、个个会防护的效果,根据相关文件要求,特制定本方案。

一、行动内容

乡畜牧兽医站、兽医社会化服务组织、牛羊养殖场(户)、屠宰加工企业从业人员开展个人防护知识培训。乡畜牧兽医站在日常工作中指导从事养殖、贩运、加工销售等从业人员正确使用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同时,向广大群众宣传普及布病个人防护知识,正确认识合理使用口罩、手套的重要性,使防护知识真正进农村、进社区、进农户。

二、组织形式

(一)培训班。积极配合县上“321”进行培训工作。3项培训内容,即公共卫生法律法规教育、布病防治知识、个人卫生防护技术;2 种方式,即线上和线下培训,通过召开视频培训会、组织培训班、开设知识讲座、发放教学资料、防护实操演练等多种形式进行培训;1 份答卷,培训活动结束后,对参学人员开展应知应会知识和防护实操技能测试。

(二)入村入场入户“面对面”宣传。乡畜牧兽医站结合平时防疫、监测采样、流调工作,组织专业技术人员以“科技下乡”形式面对面开展布病防护专题宣传活动。采取敲门方式,入村入场入户普及布病防护知识、提供现场咨询服务、推广戴口罩、手套等防护措施,现场进行防护穿戴操作演示,赠送口罩、手套等防护物品。在布病高发季节组织开展“口罩+手套”宣传月活动。在农村利用“大喇叭”播放布病防护知识音频,悬挂横幅,摆放宣传板,向群众发放防疫宣传册、挂图、明白纸,向动物防疫工作人员赠送口罩、手套等防护物资。

宣传范围:中小型牛羊养殖场(户)、动物产品加工贩运人员及农村群众。

(三)公共载体宣传。各村要通过街道 LED 屏、社区宣传栏、农村标语墙等公共载体,张贴布病防护海报、刷写“口罩+手套”专项行动宣传语,个人防护小贴士等,扩大公众宣传覆盖面。

三、具体要求

(一)制定方案。各村要充分认识“口罩+手套”专项行动的重要性,切实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精心组织,确保专项行动有序、有效。各乡镇要制定具体工作方案,明确主要任务、职责分工和工作要求,积极筹措工作经费,配发防护物资,建立工作台账,乡畜牧兽医站根据实际情况做好宣传和配发防护物资的记录和统计工作。

(二)注重实效。各村根据各自情况自行确定宣传活动的时间和开展方式。入场入户“面对面”宣传覆盖辖区100%的自然队和养殖场(户),公共载体宣传和融媒体宣传范围要覆盖全辖区,使群众布病知晓率达到 95%以上,确保“口罩+手套”专项行动取得实效。

(三)加强督导。乡政府组织对“口罩+手套”专项行动的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结果纳入年度考核评分依据。对工作推进缓慢、措施不到位的乡镇,将作出通报并限期整改。

(四)及时总结。各村及时总结“口罩+手套”专项行动中的工作方法经验及亮点报送乡畜牧兽医站。


附件:2

平罗县通伏乡畜间人兽共患病宣传培训专项行动方案

为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普及布病、狂犬病等人兽共患病防治知识,强化重点职业人群健康教育,提高群众防护意识和能力,加强对职业人群的健康教育,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在全乡范围内全面普及畜间人兽共患病防治知识,以发放宣传材料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畜间人兽共患病的严重危害和预防知识,使畜间人兽共患病防控知识家喻户晓,提高群众主动做好畜间人兽共患病的预防自觉性。引导群众积极配合部门防控人兽共患病的各项行动,保障全县养殖业健康发展,维护公共卫生安全。

二、工作内容

(一)培训内容。针对目前我乡人兽共患病发生和危害情况,进行布鲁氏菌病、狂犬病、炭疽、包虫病等人兽共患病防控知识培训。培训主要以临床诊断、免疫技术、采血、消毒、个人防护、疫情报告等内容为主。

培训对象。根据培训内容邀请培训相关业务专家,主要针对乡畜牧兽医站技术人员、兽医社会化服务组织防疫骨干、大(中)型牛羊饲养场技术人员及部分散养户进行培训。

(二)宣传内容。利用多种手段,采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和方式,运用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和微博、微信、移动终端等新媒体传播进行人兽共患病防控知识宣传科普防治知识。

1.进村入户宣传。畜牧技术人员利用一切机会进村入户进行广泛宣传,不断提高群体知晓率,强化群众防范意识,人兽共患病宣传科普入村普及率达 100%。宣传内容主要以自治区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编制的布病、狂犬病、包虫病等人兽共患病防治手册,开展人兽共患病健康教育宣传工作。

2.重点环节宣传。乡畜牧技术人员宣传工作进场入户,对从事养殖、运输、屠宰、加工等重点人群开展专门宣传,指导做好免疫、消毒、隔离、无害化处理、自我防护等措施。

三、时间安排

(一)培训:于8月中旬结合秋季集中免疫培训一并进行。

(二)宣传:于9月初开展“人兽共患病防控宣传周”活动。

四、具体要求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乡畜牧兽医站及各村要充分认识宣传培训工作在人兽共患病防控工作中的重要性,切实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精心组织,确保宣传培训有序、有效。

(二)注重实效。要按照本方案要求,各村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培训宣传活动的具体时间和开展方式,明确主要任务、责任分工和工作要求,积极筹措工作经费,建立工作台账,完善培训档案。

(三)加强督导。乡政府将组织人力对全乡人兽共患病宣传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检查结果纳入年度考核评分。对工作推进缓慢、措施不到位的村委将作出通报并限期整改。


附件:3

平罗县通伏乡畜间布鲁氏菌病监测专项行动方案

为进一步做好我乡牛羊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防控工作,有效控制和净化布病,巩固布病防治成果,特制定本方案。

一、监测对象

牛、羊等布鲁氏菌病易感动物。重点选择有流产、死胎的牛、羊及同群畜。

二、监测范围

全乡13个村范围内的牛、羊等易感家畜。

三、监测方式

(一)流产监测。各乡村应建立牛、羊等布鲁氏菌病易感动物的流产监测排查机制。每月由专人负责监测易感动物流产情况,有流产死胎的牛、羊应第一时间上报乡畜牧兽医站,汇总报送《平罗县牛羊流产情况报送表》(见附表)。

(二)抗体监测。县畜牧水产中心负责对辖区内所有规模牛羊场及部分散养户进行血清学监测。

(三)病原学监测。对辖区内所有报告的牛羊流产、死胎等临床异常情况诊断为临床病例的,追溯来源场群并逐头采样由乡畜牧兽医站逐级送市动物疾控中心监测。


附件:4

平罗县通伏乡动物防疫环境消毒工作专项行动方案

环境消毒是做好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重要措施,可以有效净化养殖环境、切断疫情传播途径。当前,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和布病等人畜共患病病原已在全国形成一定污染面,我乡也不容乐观,疫情发生和传播风险持续存在。为了进一步做好我乡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为有效降低疫情发生和传播风险,保障现代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根据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相关部署和要求,特制定本方案。

一、消毒范围

畜禽养殖区域、畜禽定点屠宰区域、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区域、活畜禽交易区域、动物疫病诊疗区域、疫情发生地区域、畜禽贩运经营区域等。

二、消毒药选择

应用范围

推荐种类

道路

生产线道路、大门口消毒池等

氢氧化钠(火碱)、氢氧化钙(生石灰)

车辆

生产运输工具等

酚类、戊二醛类、季铵盐类、过氧乙酸类、复方含碘类(碘、磷酸、硫酸复合物)

生产区

圈舍、运动场、地面等

氢氧化钠、酚类、戊二醛类、二氧化氯类、过氧乙酸类

生产设备及器具等

季铵盐类、过硫酸氢钾类、复方含碘类(碘、磷酸、硫酸复合物)

环境及空气消毒

过硫酸氢钾类、二氧化氯类、过氧乙酸类

饮水消毒

季铵盐类、过硫酸氢钾类、二氧化氯类、含氯类

办公、生活区

人员办公、宿舍、食堂等场所

二氧化氯类、过硫酸氢钾类、含氯类

衣物

衣、帽、鞋、防护服等可能被污染的物品

过硫酸氢钾类

三、消毒重点

(一)养殖场。圈舍的地面、墙面、门窗、饮水器、投食槽等配套设施;场内生活区的屋顶、墙面、地面、门窗、道路等;场内饲料仓库、污物处理设施、装卸台、车辆等。

(二)病死动物掩埋场。场地、道路及周边环境等。

(三)动物隔离场。场地、道路、饲养区地面及食槽等配套设施、其他有关的设施设备等。

(四)动物诊疗场所。诊疗室、隔离室、药房等功能区;污水、诊疗废弃物处理设施设备等。

(五)畜禽贩运经营者。贩运者住址场地院落、临时圈舍、

运载车辆等。在养殖场圈舍、隔离场圈舍、运输工具等区域消毒时,对相关设施设备的污物、粪便、饲料、垫料、垃圾等进行彻底打扫清理或清洗,然后进行有效消毒。

四、消毒方法

根据不同消毒区域及设施设备和各类消毒药的应用范围,本着消毒效果可靠,简便易行,对人畜安全和环境没有严重污染的原则,选择合适的药品和方法进行消毒。

(一)室内空气。可进行喷雾消毒。喷雾时按先上后下、先左后右、由里向外的顺序依次均匀喷雾。消毒完毕,打开门窗彻底通风。密闭空间也可用熏蒸消毒。

(二)地面、墙面。可进行喷雾消毒。地面、墙面消毒先由外向内喷雾一次,再由内向外重复喷雾一次。以上消毒处理,作用时间应不少于 30 分钟。地面、墙壁如没有易燃物,可使用火焰消毒法。

(三)物体表面。设施设备表面以及围栏等可喷洒、擦拭或浸泡消毒。金属围栏可使用火焰消毒法。

(四)器具。耐高温物品、金属器具可采用火焰消毒法。耐高温、高湿的器具可煮沸消毒,煮沸时间应在 15 分钟以上。也可用消毒剂进行浸泡消毒。料槽、水槽、饮水器以及所有饲喂用具应进行彻底清洁、干燥后,用消毒剂喷洒、擦拭消毒,消毒后用清水冲洗。

(五)工作服等纺织品。耐热、耐湿的纺织品可煮沸消毒30 分钟,或用消毒剂浸泡消毒;也可采取熏蒸消毒。

(六)车辆。拆除厢壁及随车携带的隔离板或隔离栅栏等物品冲洗干净后,用消毒剂进行喷洒或擦拭消毒,或在密闭房间内熏蒸消毒。随车配备和携带的物品可使用紫外线照射,充分消毒。车内可密封的空间、车身和底盘可进行喷雾消毒。

(七)带畜消毒。可进行喷雾消毒,以均匀湿润墙壁、屋顶、地面为宜,尽量选在中午温度较高时,不得直接喷向牲畜。免疫接种前后2天不得带畜消毒。

(八)辅助单元消毒。对饲料仓库、污物处理设施、装卸台等进行喷洒消毒。

(九)粪尿消毒。可采用堆粪发酵法。

(十)污水消毒。将污水引入污水池集中收集后,加入含氯消毒剂或漂白粉进行消毒。

(十一)冷库。进行喷洒消毒,空冷库可以熏蒸消毒。

(十二)生产车间。对各生产车间以及相邻车间连通通道等附属设施,生产用具进行喷洒消毒。

(十三)环境消毒。生产区、办公区场地、道路及其周围环境等可进行喷雾消毒。

五、消毒时间

各村要制定环境消毒专项行动工作方案,指导相关场所建立健全消毒制度。各村结合春秋两季集中防疫工作安排,全年集中开展两次环境消毒专项行动,为期2周,具体时间为春秋防疫开始后的前两周。

六、工作要求11

(一)精心组织。各村要充分认识落实环境消毒措施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将环境消毒作为动物疫病防控的重要措施,切实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精心组织,确保专项行动扎实有效开展。各乡镇要结合春秋两季防疫工作安排,制定可行有效的专项行动工作方案,明确任务目标、职责分工和工作要求,认真组织实施,及时总结评价工作成效。

(二)注重实效。各村要根据本方案要求,结合实际,细化工作方案,明确行动的责任主体,选择合适的消毒药品,采用科学有效的消毒方法,制定可行的消毒流程,做好消毒记录。要加强消毒工作重要性的宣传,充分调动养殖场、屠宰厂(场)等从业主体的积极性,督促落实动物防疫主体责任,确保环境消毒工作专项行动切实取得实效。

(三)完善制度。乡畜牧兽医站指导养殖场、畜禽贩运经营者、诊疗机构等健全完善消毒制度,建立消毒工作长效机制,建立日常工作台账,做好消毒时间、地点、对象、消毒药品种类和责任人员等工作记录。

(四)安全操作。从事现场清污、消毒的人员要做好个人防护,应提前了解各种消毒剂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正确实施消毒措施。进行现场消毒时,应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消毒区域。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