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索引号: 640221002/2020-00145 主题分类:
发文机关: 党群部门 成文日期: 2019年11月25日
标  题: 县民宗局2019年法治政府工作总结
发文字号: 有效性: 有效

县民宗局2019年法治政府工作总结

为进一步提高依法管理民族宗教事务水平,加快推进我县民族宗教工作法治化进程,实现法治政府建设目标,县民宗局按照《关于印发2019年平罗县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和《中共平罗县委员会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2019工作要点》,积极开展宗教领域法治建设工作,现将2019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为切实加强依法治县工作,我局高度重视,把依法治理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及时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局长任组长,分管副局长任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进一步强化对依法治县工作的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确保依法治县工作顺利开展。同时,为确保依法治县工作有序开展,制定《平罗县民宗局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召开会议专题研究依法治县各项工作,确保依法治县各项工作任务、目标、措施落实到位。

二、加强法治宣传

一是在干部层面:2019年以来,结合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组织党员干部开展6次以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为主要内容的学习会,组织开展民族宗教知识应知应会学习测试,覆盖率达到100%。举办由乡镇长、村两委主要负责人参加的培训班2期。二是在群众层面:分别在6个宗教工作重点乡镇召开会议,对宗教场所民主管理人员、教职人员和财务人员进行面对面的教育培训,着重强调乡村宗教依法治理。举办了宗教活动场所教职人员、民主管理组织成员培训5期,培训1800余人次。组织95名寺管会主任到自治区社院进行了培训。三是在宗教界:组织伊协召开3次常委会议,并以“卧尔兹”巡回演讲为契机,对全县场所负责人和教职人员400余人及信教群众1000余人进行宣讲。组织130名宗教教职人员参加自治区经学院大专班、研究生班招生考试,85名宗教人士录取就读大专班、5名宗教人士录取就读研究生班。通过多种形式的法治教育培训,有效提高了干部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有效推动了宗教教职人员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有效将信教群众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县委、政府周围。

三、加强依法行政
    一是严格落实依法行政各项要求。结合机构改革和区、市权力清单指导目录,全面梳理和调整县级民族宗教权责清单,厘清执法权限,明确执法依据。对民族成份变更、教职人员备案、《清真食品准营证》等行政审批事项严格按照规定程序、时效办理,进一步减少审批、许可、备案及办事环节。全面推行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机制,严格执行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确保行政规范性文件符合法律、法规、规章及上级的要求。申请和办理行政执法资格证5个,加强对行政执法人员教育培训,确保依法依规执法。充分发挥互联网政务信息数据服务平台和便民服务平台功能,按要求更新维护权责清单和办理事项动态信息。二是依法加强清真食品管理。认真贯彻《宁夏回族自治区清真食品管理条例》,2019年核发《清真食品准营证》281家,核销1家,处理擅打清真标识40家,限期整改个体餐饮单位17家。三是依法加强宗教活动管理。严格大型宗教活动的申报审批程序,坚持属地管理,对历史上有传承的,按照“‘谁组织、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和‘小型、就地、从简、安全、有序’”原则,严控数量、压缩规模、减少频次、缩短时间。不允许擅自改变活动内容、时间、地点,不允许擅自扩大活动规模,不允许新增无历史传承的宗教活动。指导灵沙中闸子拱北制定了《灵沙中闸子拱北宗教活动方案》,将活动时间提前,压减规模,并对其进行现场监督。灵沙中闸子拱北和玉皇阁宗教活动时长、规模都明显低于往年。四是依法加强管理。建立组织、公安、民政、扶贫等部门联审责任制,由乡镇党委、政府对人员中的中共党员、低保户、建档立卡户、公职人员等进行预审,报县委组织部、扶贫办、民政局、公安局、人社局再次进行审核,确保人员资格合格。2019年共审核不符合条件人员30人。五是开展“四进”提质扩面活动。按照《平罗县宗教活动场所开展“四进”活动实施方案》《宗教活动场所宣传内容指导手册》,指导试点乡在宗教场所宣传培训“四进”的目的意义、进行氛围营造、开展升国旗和法律宣传等活动,确保形式上、思想上、行动上的共同“四进”。截至目前,“四进”场所覆盖面达到80%。更换褪色、破损国旗23面,今年国庆节组织70多处宗教活动场所开展了升国旗仪式。

四、增强服务效能

一是提供社会化财务服务。在全县宗教场所推广第三方代理记账模式,对全县登记备案的宗教场所寺管会主任、财务人员进行2次代理记账工作培训,第三方代理记账工作办公场所、设备齐全,各项工作按照安排部署积极推进。二是强化宗教基础信息服务。投资16万元完成平罗县统战信息数字系统平台建设,聘请自然资源局对全县宗教活动场所建筑物、土地进行测绘,进一步完善宗教活动场所基础信息建设。

五、存在问题

一是思想引导需进一步加强。有的基层党员干部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树的不牢,遇到宗教问题不敢管、不会管,绕着走、拖着办的情况不同程度存在。宗教中国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训不足,宗教教职人员解经释义能力水平不高。

二是法治宣传有待加强。学法存在实用主义,学法用法意识还需进一步加强;宗教活动场所点多面广,信教群众众多,学法覆盖面及宣传教育的渗透性难免疏漏;对宗教教职人员的法治培训有待加强,开展宗教活动未能严格遵循乡村依法治理相关要求。

三是宗教活动场所依法治理存在差距。当前宗教活动场所财务规范化管理推行缓慢,各宗教活动场所对推行第三方代理记账工作存在畏难情绪,对财务规范化管理的积极性不高。

六、下一步打算

一是结合“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进一步引导各级干部树牢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深入开展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宣传,提高群众知晓率。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宗教的方法和途径,加强宗教代表人士的培养,引导宗教界人士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二是深入开展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工作,侧重宣传效果的取得,不断营造浓厚的法治宣传氛围,推进法治工作向更高层次迈进。三是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和监管,不断提升执法能力和执法水平。四是积极借鉴其他县区乡村依法治理经验,全面提升我县乡村宗教依法管理工作水平。五是积极推进宗教活动第三方代理记账工作,加强宗教活动场所财务规范化管理。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