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罗县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年,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平罗县努力克服经济运行中的各种不利因素和困难,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全县经济社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综合
经初步核算,2012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1.2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2亿元,增长5 %;第二产业增加值65.92亿元,增长15.5%;第三产业增加值29.17亿元,增长8.8%。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达到43314元。三次产业结构由2011年的15:58:27调整为2012年的14.6:59.2:26.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6.5%、78.5%、15%。
二、农业
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0.1亿元,比上年增长5.5%。其中,农业总产值21.5亿元,增长4%;林业总产值0.2亿元,增长4.3 %;牧业总产值4.7 亿元,增长4.9 %;渔业总产值2.8 亿元,增长20.4 %;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0.7 亿元,增长11.4%。
年末耕地面积59026公顷,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70665公顷,比上年增长1.6 %,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3820万公顷,减少1%;蔬菜播种面积0.9万公顷,减少9.3%。
全年粮食总产量36.5万吨,比上年增长2.1%,其中:小麦产量5.5万吨,减产9.4%;水稻产量8.8万吨,减产4.9%;玉米产量22.1万吨,增产8.6 %。蔬菜产量55.5万吨,减产6.7 % 。
年末大牲畜存栏3.1万头,减少4.9%,其中:奶牛年
末存栏4977头,增长22.8 %。年末生猪存栏 2.8万头,减少12.9 %。羊只年末存栏38万只,增长3.3 %。家禽年末存栏36.1万只,增长21.2%。肉类总产量1.4 万吨,增长2.2 %;禽蛋产量 0.3万吨,增长37.9%;牛奶产量1.6万吨,增长31.2%;水产品产量2.7 万吨,增长14.6 %。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3440公顷,减少7.3 %;幼林抚育作业面积8985公顷,增长5%。
年末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62.9万千瓦,比上年增长3.1%;农用大中型拖拉机3830 台,增长3.8 %;农用小型拖拉机3.2 万台,与上年持平;农村用电量6195万千瓦小时,增长8 %;农用化肥施用量(实物量)13.5万吨,增长24.3%;农田有效灌溉面积59025公顷。
全县共有7 镇、6乡、2 个街道办事处、2 个区属农场,143 个村民委员会,22 个社区居委会,1044 个村民小组。
三、工业
全县实现工业增加值57.7亿元,增长14.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54.55亿元,增长 15%,完成工业总产值216亿元,比上年增长14.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94.36亿元,比上年增长16.1%。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完成产值7.23 亿元,比上年增长45.2%;重工业完成产值187亿元,比上年增长15.2%;轻重工业比重为3.7:96.3;全县104家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产值188.39亿元,比上年增17.4长%;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9.9亿元,同比增长14.3%;实现利润0.3亿元。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有增有减。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合成纤维聚合物7.6万吨,比上年增长123%,铸铁件产量5.86万吨,比上年增长38.9%,洗煤产量439.7万吨,比上年增长4.2%;电石产量134.4万吨,比上年增长45.3%;化学农药原药产量1.84万吨, 比上年增长62.4%;铁合金产量54.97万吨,比上年增长18.3%,合成氨产量14.46万吨,比上年增长37.5%;碳素制品产量29.53万吨,比上年增长12.3%;混合饲料产量1.75万吨,比上年增长26.4%;软饮料产量10.67万吨,比上年增长154.3%;机制纸及纸板产量4.19万吨,同比下降23.8%;焦炭产量24.95万吨,同比下降7.9%;砖产量115万块,同比下降97.7%.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建筑业
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3.07亿元,比上年增长28.45%。其中:县属投资完成99.43亿元,增长32.35%,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完成投资2.5 亿元、65.82 亿元和31.11亿元。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8.04亿元,下降23.9%;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35.86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4.4%;商品房销售额9.16亿元,下降10%。
全县共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6家,实现建筑业产值6.51亿元,增长6 %;实现利润1625.8万元,增长44.8 %;房屋建筑施工面积 53.18万平方米,下降2.6%。
五、交通运输业和邮电通讯业
全县公路货运量1453万吨,比上年增长15%;公路货运周转量226587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7.6%;公路客运量750万人,同比增长5.3%;客运周转量21557万人/公里,同比增长55.6 %;汽车拥有量5112辆,其中:载客汽车274辆,载货汽车4838 辆,出租车431 辆,公交车31 辆。
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829.59万件,同比增长6.83%。全年订销报刊累计数112.69万份,同比下降37.53%;收寄包件19892件,出口件同比增长44.6%;收寄特快专递
56532件,出口件同比增长2.68%。年末邮政储蓄余额达到
2.86亿元,同比增长473.8%。
全年电信业务总收入2580万元。全县固定电话2.84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7万户;互联网用户6万户。
六、国内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8亿元,比上年增长14.7%。分城乡看,县城消费品零售总额14.43亿元,增长14.9%;农村消费品零售总额3.37亿元,增长13.7%;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总额13.2亿元,增长11.9%,餐饮住宿业零售总额4.6亿元,增长23.8%;分经济类型看:国有经济零售额1272.7万元,增长10.8%;集体经济零售额923.3万元,增长13.7%;股份制经济零售额1.7亿元,增长21%;私营经济零售额3.5亿元,增长15.7%;个体经济零售额12.4亿元,增长13.7%。
七、财政、金融、保险
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21.25亿元,比上年下降3.2%。地方财政收入13.69亿元,下降7.2%,其中完成地方公共财政一般预算收入7.66亿元,增长12.2%。全年地方财政支出30.12亿元,比上年增长0.3%。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2.71亿元,增长11.3%;用于农林水事务支出4.1 亿元;增长11.3%;用于教育支出3.94亿元,增长33.4%;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99.95亿元,同比增长23.75%。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63.89亿元,同比增长24.57%。各项贷款余额为70.19亿元,同比增长26.35%。其中短期贷款余额55.03亿元,同比增长64.15%;中长期贷款余额13.81亿元,同比减少33.04%。
全年实现保费收入9786万元,同比增长15.5%。其中财产保险收入4450 万元,同比增长25.4%;寿险收入5336万元,增长8.3%。支付各类赔款及赔付总额3248万元,同比增长49.1%,其中:财产险赔付2817万元,增长52.5%;寿险赔付431万元,增长29.7%。
八、教育、文化、旅游、卫生
年末,全县共有普通中学16所,其中完全中学1所,高级中学1所,初级中学6所,九年制学校8所,在校学生10176人,教职工1424人;小学38所,在校学生21322人,教职工1136人;幼儿园公办4所,民办16所,入院人数7009人,公办教职工111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7363人,教职工90人。
年末拥有文化馆、公共图书馆各1个,公共图书馆藏书84340册。广播电视台1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100%,有线电视数字用户21100户,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100%。
2012年全县接待游客达39.7万人次,同比增长12.5 %;实现旅游总收入1418 万元,同比增长58 %。
年末全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28个,其中:医院7个、乡镇卫生院14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 个、妇幼保健所1 个、卫生监督所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5个,村级卫生室163个。医疗卫生机构共有床位810 张;卫生技术人员1077人,执业医师356人、执业助理医师69人、注册护士347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6.48 ‰。
九、人口、人民生活、社会保障
年末全县常住总人口258404人,其中城镇人口100920 万人,乡村人口157484人,城市化率39.06%。全年人口出生率为11.6‰;死亡率为3.4‰;自然增长率为8.2‰。;计划生育率为95.96%。
年末户籍总人口303314人,比上年增加9520人。其中,农业人口214306人,非农业人口89008人;回族人口107810人,占总人口的35.5%。
2012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7122元, 比上年增加1997元,增长13.2%;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2110元,增长9.2%。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2.3 %(食品消费支出占生活消费总支出的比重),比上年升0.7 个百分点。全年用于食品消费支出3916 元,同比增长11.7 %;衣着类支出1788元,同比增长16.9%;居住支出1123元,同比下降10%;家庭设备用品支出875元,同比增长5.8 %;医疗保健支出907元,同比下降5 %,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1308元,同比增长0.38 %,交通和通讯支出1758元,同比增长36.3 %,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 435元,同比增长1.2 %,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0.13 平方米。
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8167元, 比上年增收 1026元,增长14.4%;农民工资性收入达到2361.7 元,同比增长14.3 %。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7294元,增长19.9%。其中人均食品消费支出2483.9 元,同比增长10.6 %;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4 %,同比降2.94 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2.75 平方米,同比增长4%。
2012年,全县单位从业人员18977人(不含私营企业),比上年增长9 %;从业人员劳动报酬总额73152万元,同比增长17.6%;从业人员年平均工资33597元,增长8.3 %,其中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34646 元, 增长8.5%。
2012年,全县参加基本养老保险147900人,其中:参保职工24895人,参保离退休人员22822人,参保城乡居民100183人;参加失业保险16980人,比上年增长8.5%;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参加基本医疗保险260573人,其中:城镇职工参保22914人(离退休人员参保8598人),城乡居民参保237659 人;
2012年末,全县拥有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9个,其中:中心敬老院2个,床位455张,供养五保老人936 人,其中:集中供养434人,散居供养502人,安置退伍、转业军人51人。城市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7083人,农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8711人,全年累计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和各类补贴3458.9万元。
十、物价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3%,其中: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8%;商品零售价格上涨1.2%;农资价格上涨9%;工业品价格下降2.6%。
十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
按照国家统一的指标体系和测评标准测算,2011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为69.2%,比2000年提高了16.9个百分点,年均提高1.54个百分点。
注:1、本公报各项统计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正式数据以《2012年统计年鉴》为准。
2、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