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印发《工矿企业安全风险控制和隐患治理信息系统建设达标工作方案》的通知
平安监管发〔2017〕37号
各相关科室、企业:
按照《自治区安监局关于扎实开展工矿企业安全风险控制和隐患治理信息系统建设达标的通知》(宁安监办〔2017〕35号)和《石嘴山市安监局关于印发工矿企业安全风险控制和隐患治理信息系统建设达标工作方案》(石安监发〔2017〕28号)的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我县《工矿企业安全风险控制和隐患治理信息系统建设达标工作方案》,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附件:《工矿企业安全风险控制和隐患治理信息系统建设达标工作方案》
平罗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2017年5月10日
工矿企业安全风险控制和隐患治理信息系统建设达标工作方案
按照自治区安监局关于全区工矿企业全面开展风险防控和隐患治理系统建设“一套推进资料、一个组织架构、一个风险点库、一套风险清单、一套管理制度、一套公示牌、一套风险控制设备、一个电子台账”(以下简称八个一)达标活动部署,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推广2016年示范企业培育探索的“八个一”工作经验,全力完成自治区下达的年内上线企业40%的达标创建任务目标,使工矿企业和安监人员运用系统进行安全管理和监管成为常态。
二、工作内容
按照示范企业“八个一”标准创建达标。
(一)加强组织领导——形成一套推进资料。企业要切实加强系统建设组织领导,全面全员推动系统建设,建立专门的风险控制和隐患治理系统建设资料。主要包括:
1.领导班子专题研究——形成专题研究记录(附图片)。企业主要负责人要亲自主持召开领导班子会议,传达本《通知》精神,专门研究部署系统建设达标工作,把系统建设作为打基础、治根本、管长远的整体工作加以推进。
2.召开全员动员大会——形成动员大会记录(附图片)。企业要组织全体员工召开系统建设动员大会,讲清系统建设的重要意义和达标建设的工作内容及工作要求,明确系统建设是全体员工必须做好的工作。
3.全面部署系统建设——形成达标建设工作方案。企业要制定系统建设达标工作方案并正式行文下发,成立系统建设领导小组,工作职责、时限、内容、要求等具体明确。
4.建立系统建设骨干队伍——形成骨干队伍名册。企业建立风险控制和隐患治理骨干人员名册,明确人员账号、岗位、使用设备类型(电脑或手机),各部门、车间、班组至少有一名骨干。
5.加强全员系统培训——形成一套培训资料(附照片)。企业要对全员进行系统建设培训,使各级各类人员切实掌握系统功能和风险控制、隐患治理要求,熟练使用系统。
(二)架构组织机构——形成一套层级架构。企业要在系统中建立组织机构,实际怎样就怎样,需要几组就几级,机构层级、机构名称、机构人员、角色权限、工作职责等要完全结合企业实际。安全管理部门应设在企业本级。原有组织机构不完善的,要借系统建设进一步完善。
(三)准确辨识风险——形成一个风险点库。控制风险是系统建设的根本目的。企业应发动全员全面辨识安全风险,将高空坠落、中毒窒息、机械伤害等容易引发生产安全事故尤其是群死群伤事故的风险辨识出来,建立风险点库。风险点的确定以人、机、环、管为主要内容,以岗位能独立管理为基本原则,描述要简单准确。危险化学品等行业巡检过程中的巡检点既为风险点。
(四)制定风险清单——形成一套风险清单。制定风险清单是落实风险控制的前提和基础,是系统建设的核心。
1.清单层级和数量。企业风险清单应与组织架构层级一致。
2.风险点选择。企业各层级风险点要符合实际,不能将本层级管不了或没必要管的风险点纳入清单。企业级清单应将企业重点风险点纳入。班组、岗位风险点重点突出人、机、环等现场管理内容,人的不安全行为必须纳入。
3.危害因素的确定要点。危害因素是风险点上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几种情况,以“什么情况(如设施设备方面的电路老化、人的行为方面的酒后上班等)+可能导致的事故类型”为最佳结构,应按不符合要求的句式表述,关键要做到具体明确、通俗易懂,存在多个危害因素时应分行表述。注意:(1)不用“是否”、“可能”、“不到位”、“职业病”等模糊表述,如是否符合操作规程等;(2)危害因素不能与风险点一致;(3)不能只用事故类型代替危害因素。
4.控制措施的确定要点。控制措施是预防危险因素导致事故的措施,应与危险因素对应,一个危害因素可有一个或多个控制措施。控制措施确定的关键是具体明确、便于操作、本层级有权执行。注意:(1)能用“2米”、“3天”等准确数字表述的,不用“适当”、“定期”等大概数字和笼统表述;(2)应将标准、规程、制度等规定的关键内容直接表述出来,不用“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按制度执行”、“按标准”等。(3)不要将本层级无权执行的措施纳入。
5.周期频次确定要点。控制周期和频次应完全结合企业实际,其中班组、岗位必须每班控制并录入数据,如一个岗位3班倒,这个岗位控制周期频次既为一日3次;巡检岗位一日巡检4次,这个岗位控制周期频次既为一日4次。
6.严把清单质量关。企业安全管理部门对各层级制定的风险清单严格审核把关,确定无误后在系统备案。所有企业要对已报备的清单进行“回头看”检查,不符合上述清单制定要求的自主撤回(不需要县级安监局审核)修订并完成报备,清单更换必须撤旧换新同时进行,避免出现清单“空档”。全区所有企业应于5月30前完成清单制定和修订报备。
7.严格清单审核。县安监局对企业报备的清单进行审核(重点看清单与组织机构是否一致、风险点是否符合企业实际、危险因素、控制措施、检查频次是否符合要求等)。不符合要求的打回企业重新制定。取消系统原有的撤回清单审批程序,企业可直接撤回。
(五)完善管理制度——形成一套管理制度。企业针对系统风险控制功能,制定风险控制和隐患治理专项制度,制度必须包括责任部门及责任、责任人及其责任、风险控制和隐患治理信息录入、隐患整改要求等,尤其必须规定各层级督办要求,并以正式文件发布。奖罚制度必须明确风险点逐个检查、及时录入、隐患及时整改、向下及时督办的奖励和不按上述要求工作的处罚办法。
(六)清单现场公示——形成一套清单公示牌。企业应在各层级显著位置张贴相应的风险清单,重大危险源、重要设备等重点风险点处应有危害因素和控制措施公示。
(七)加强硬件建设——配备一套风险控制设备。企业应采用建设wifi环境、配发流量费、适当位置建设上报点等方法,激发全员控制风险、治理隐患。企业主要负责人、分管安全负责人配备电脑和移动终端各1台;安全管理机构或小微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各部门、车间应配备至少1台电脑和1部移动终端;各班组至少配备1台移动终端。设备配备和条件创造情况上报信息系统。
(八)系统有效运行——形成一个电子台账。企业应落实“实时在线”要求,实时全面控制风险、及时彻底治理隐患。一是检查录入要实时,严格按照检查频次逐条控制风险,尤其是班组、岗位上班后应先检查控制风险,每班录入检查情况。二是督促督办要实时,发现下级未按检查频次逐项完成风险检查、隐患未按时整改的,及时督促,确保各项数据全面、真实、准确。
三、实施步骤
(一)宣传动员(2017年5月15日前)
组织企业召开动员大会,全面启动系统建设达标工作,切实把达标创建工作作为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重要任务抓紧抓好。
(二)企业自查自评(2017年5月16日至10月30日)
各创建达标企业要严格履行主体责任,安排专人,投入资金,对照《2017年企业安全风险控制和隐患治理达标评分表》认真组织开展自查自评,逐项逐条对比自查,完善基础信息,修订排查清单,及时发现工作中的不足,认真整改,不断提高,切实达到标准要求。对部分企业人员能力不足,风险辨识不清,不懂操作使用的情况,利用政府购买服务的第三方服务机构进行指导帮扶,但严禁第三方机构全盘代替,确保实效,并做好迎接市、县区安监局的验收准备。
(三)分段验收(2017年6月10日至11月30日)
以自治区、市安监局下达的任务目标,按照时间节点于6月底完成上线企业10%创建达标,9月底完成上线企业25%创建达标,11月底前完成上线企业40%创建达标目标,留存验收资料待自治区进行抽查,同时,于每季度报送验收合格企业名单,比例不得低于季度创标企业名单。结合2016年创建示范企业的经验,组织创建企业积极观摩已达标的示范企业,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召开现场会,集中培训,中介机构帮扶指导等形式,成熟一家验收一家。
四、工作要求
(一)切实加强领导。各企业要把此项工作作为夯实企业基础和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抓手,作为打基础、管长远的重要思路,认真开展部署,成立领导机构,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安排专人,指导督促企业完成全年工作目标任务。
(二)结合执法推进。各相关科室要结合工作实际和行政执法检查计划,强化创建达标工作力度,对不认真开展创建的企业和实际生产虚报停产的企业,严厉打击,严肃执法,该处罚处罚,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该停产整顿坚决责令停产整顿,强力推动企业加强系统建设;另一方面要加强指导帮扶,以优质的服务引领和促进企业系统达标建设。
(三)严格达标标准。各相关科室在验收时,不得降低标准,不得弄虚作假,认真客观评判,按照达标标准实现“八个一”的要求进行创建,系统考核和达标考核均必须达80分以上,方可达标。
(四)加强系统考核。自治区安监局已印发了《工矿企业安全风险控制和隐患治理绩效考核办法》和《市、县(区)安监局安全风险控制和隐患治理绩效考核办法》,强化了对安监局和企业的考核,各相关科室要结合工作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