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索引号: 640221061/2019-00064 主题分类:
发文机关: 平罗县宝丰镇 成文日期: 2019年07月31日
标  题: 关于印发《宝丰镇关于开展“三合一”场所消防安全专项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
发文字号: 宝政发〔2019〕134号 有效性: 有效

关于印发《宝丰镇关于开展“三合一”场所消防安全专项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

宝政发〔2019〕134号

各村、各站所、各驻镇单位:

现将《宝丰镇关于开展“三合一”场所消防安全专项治理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各自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平罗县宝丰镇人民政府

2019年7月31日

(此件公开发布)

宝丰镇关于开展“三合一”场所消防安全

专项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

贯彻落实2019年县安委会第二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加强我镇安全生产工作稳步推进。按照县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开展大型商业综合体、电动自行车、博物馆和文物建筑、城中村、“三合一”场所消防安全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要求。结合我镇工作实际,持续推进我所涉及的电动自行车、“三合一”场所消防安全专项治理和检查工作。

一、进一步提高深化“专项整治”工作的认识,增强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要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忧患意识,认清当前我镇在这些行业领域存在的消防安全责任不落实、安全隐患整改不完全、消防安全工作开展不经常等问题。充分认识专项整治工作重要性、紧迫性,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厌战情绪,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要求,切实压实党政领导、部门监管和企业安全主体责任,确保消防安全。以更高的标准、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全力抓好各项安全防范措施落实,确保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二、深入排查治理安全隐患,继续推进对“三合一”场所、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专项治理工作

(一)“三合一”等场所专项整治。以人员密集场所和劳动密集型企业消防安全为重点,集中开展学校、卫生院、商店、加油站、宗教场所、养老院、企业等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排查整治,完善消防设施,强化设备维护、保养和管理,广泛宣传安全隐患防范在先的理念,严格重大活动安全防范,对违规使用易燃可燃材料、违章用火用电等现象进行严厉打击,有效防范和遏制事故发生。

(二)电动自行车专项整治。开展对电动车充电安全隐患的整治活动。一是应选购已获生产许可证的合格电动车,不得违规改装电动车及配件。避免在雨天、集水路段行驶,防止电机进水,充电时短路起火。三是日常电动车安全检查正常开展,群众应自觉遵守消防法规。

三、压实安全责任,建立齐抓共管的机制
     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三个必须”的要求,认真做好消防工作。一是严格落实消防安全工作领导责任,将消防安全工作纳入日常工作之中,定期研究消防工作、经常协调、指导和解决实际问题,形成常效工作机制。二是严格落实行业主管部门的管理责任。各行业主管部门严格落实对本行业的安全生产工作负有的领导职责和监管职责,要将安全生产工作与经营活动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实,做到管行业必须管安全。三是严格落实企业消防安全的主体责任。企业和生产经营单位是消防安全工作的责任主体,企业和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企业消防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企业要对本单位的消防安全负总责。生产经营单位和主要负责人,要按照消防安全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有关规定严格落实消防安全责任,确保本单位不发生火灾事故。四是严格落实值班制度。落实具体的值班人员,并明确值班人员的职责,及时掌握镇村的消防安全动态,确保信息渠道畅通,对出现的各种突发事故和异常情况必须立即上报,根据事故发生在哪个行政村,要及时通知村干部进行配合处理,及时全力预防火灾发生。

四、抓好隐患整改,切实消除安全隐患

要坚持以查促改的原则,对发现的问题,现场进行督促整改,彻底消除事故隐患。对暂时不能整改的隐患和问题,要制定并落实防范措施,下发责令整改指令书,定期整改,如若对检查中发现的隐患整改不到位而导致发生事故的,将严肃追究一切责任。各村、驻镇各单位要按照消防安全隐患判定标准,排查和确定本单位的消防安全隐患,建立消防安全隐患台帐,实行隐患销号制度。

五、广泛宣传,提高全民的消防安全意识

通过张贴标语,悬挂横幅,向广大群众宣传消防事故的危害性,不断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营造浓厚宣传氛围,确保宣传进市场、进企业、进学校、进家庭,家喻户晓。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公共消防安全知识的宣传工作,让人民群众及时了解党和国家关于消防安全工作的方针政策,了解做好消防安全的重要性,了解火灾所带来的危害,掌握消防安全常识和技能,学会处置初期火灾的扑救方法和逃生的能力,提高消防安全意识和能力。
    六、加强督查检查,确保工作效果
    加强对本辖区、各行业专项治理情况督查检查,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指导督促做好专项整治工作。对于责任不落实、工作不到位、隐患不整改,甚至导致发生火灾事故的生产经营单位及个人,依法依规严肃进行问责追责。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