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印发《通伏乡2020年帮扶解困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通政发〔2020〕73号
各村、驻乡各单位、各站所(中心):
现将《通伏乡2020年帮扶解困工作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抓好贯彻落实。
平罗县通伏乡人民政府
2020年6月23日
(此件公开发布)
通伏乡2020年帮扶解困工作实施方案
2020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做好困难家庭精准帮扶至关重要。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自治区、市、县脱贫攻坚部署,确保全乡困难群众共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改革发展成果,进一步增强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根据《平罗县2020年度城乡解困群众帮扶解困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结合我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
(一)总体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自治区党委十二届八次、九次、十次全会及市委十届七次全会精神,聚焦脱贫攻坚、聚集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以贫困群众需求为导向,以消除绝对贫困为目标,政策兜底、社会救助、就业创业相结合,精准调动集聚一切资源和力量精准施策、精准发力、精准见效,确保全乡困难群众共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改革发展成果。
(二)目标任务是:1.在低保实施动态的管理下有进有出、应保尽保,精准识别,对全乡896户、990名困难群众实施最低低保生活保障救助,确保困难群众生活状况明显改善,并对30户困难群众开展结对帮扶。2.将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户全面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确保应保尽保。3.针对低收入人群处于社会救助边缘户现状,以宁夏低保标准1.5倍作为低收入家庭数据采集标注,探索低收入家庭社会保障和经济状况信息动态管理,优化简化社会救助程序。
二、主要措施
(一)完善社会救助保障机制
1.做好疫情防控救助工作。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积极推行困难家庭社会救助申请审核审批全流程网上办理,按时提交,全力保障低保资金按时足额发放到位。已经纳入低保的家庭实施复核工作及新申请家庭核查时,以家庭经济状况数据比对等方式核查为主,减少村级民主评议、“二榜公示”等环节,优化简化审核审批程序,并延长定期核查时限。对生活困难以及因不能就业导致生活困难的群众,放宽户籍限制,指导各村及时给与临时救助申请,积极开展先行救助。组织人员主动探视居家隔离特殊困难人员。
责任领导:王永平
责任站所:民政所、各村
2.强化临时救助。将临时救助对象分为急难型、支出型家庭和个人,分类分档合理确定临时救助金额。急难型困难家庭人均救助标准不低于当地城市低保月保障标准的2倍(1200元);支出型困难家庭人均救助标准不低于当地城市低保月保障标准的3倍(1800元);个人按照不低于当地城市低保月保障标准的水平的1.5倍(900元)给与救助。对于生活特别困难的,可采取召开“一事一议”会议,适当提高救助额度。对于急难型困难家庭的临时救助,应简化审批手续,采取直接受理、直接审批、先行救助、补办手续等做法,及时为困难群众提供救助。
责任领导:王永平
责任站所:民政所、各村
3.深化教育救助。落实学前教育资助政策,为全乡民办幼儿园就读的学前两年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儿童,按1000元/生.年标准补助保教费;执行学前教育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及残疾儿童“一免一补”政策:即按1500元/生.年标准免除保教费、900元/生.年标准补助生活费。执行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助政策,按国家基础标准“四类”寄宿学生年均小学补助1000元、初中补助1250元;“四类”非寄宿学生小学生年均补助500元、初中补助625元。落实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学费、国家助学金政策。对当年考取二本及以上大学新生,根据希望工程.圆梦行动计划、宁夏燕宝奖助学金等助学项目要求,给与大学生奖励资助。为全日制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的本专科学生、研究生向所在高校或户籍地教育行政部门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
责任领导:王苓苓
责任站所:文化站、各村
4.落实医疗救助。对城乡特困供养人员、二级以上重残人员、无城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离休干部遗孀三类人群补助280元;对重点优抚对象、高龄低收入老年人、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对象定额补助250元;对三级中度残疾人员定额补助216元。门诊大病在扣除各类医疗保险支付部分和非医保药品价款后,对剩余费用、低保生活保障对象、高龄低收入老年人给予50%补助,每人每年累计不超过2000元。住院总费用在扣除各类医疗保险支付部分、重点优抚医疗补助报销部分和非医保药品价款后。对剩余费用、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低收入家庭重度残疾人、高龄低收入老年人和重点优抚对象给予70%补助,每人每年累计不超过3万元。
责任领导:王永平 陈涛
责任站所:民生中心、财政所、卫计站、各村
5.开展住房专项救助。加大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投入力度,通过建、改、租、调、购等多种形式盘活农村闲置住房,对农村困难家庭住房存在安全隐患的,属于危房的通过农村危房改造项目进行改建,分三类进行补助:第一类是对农村特困户每户补助3.9万元;第二类是对农村低保户、贫困残疾人家庭每户补助3万元;第三类是对一般贫困户每户补助1.5万元。
责任领导:王永平
责任站所:民政所、国土所、各村
(二)完善最低生活保障机制
6.推进农村低保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加强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在政策、标准、对象和管理等方面的衔接,开展农村低保人口、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信息核查比对,将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户全面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无劳动能力无法依靠产业扶持和就业创业脱贫的困难户,对于家庭成员中大多数符合低保条件或家中主要劳动力缺失的生活困难家庭,全部纳入政策性兜底保障。支持农村贫困家庭人员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对享受低保但无力缴纳居民养老保险的特困群众,通过民政资助、政府代缴、单位帮扶等形式予以保障,确保农村困难家庭养老保险全覆盖。全部纳入政策兜底保障。
责任领导:王永平
责任站所:民政所(扶贫办)、民生中心、各村
7.提高标准扩大救助面。对于困难家庭中的老年人、未成年人、重度残疾人和重病患者等特殊困难人群,增发10%的低保金。生活困难、靠家庭供养且无法单独立户的重度残疾人、重病患者(获得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人员)等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困难群众,个人可申请单人户低保保障。落实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及时发放临时救助价格补贴,保障其基本生活水平不因物价上涨而降低。
责任领导:王永平
责任站所:民政所、各村
8.严格扣减刚性支出。核对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应扣减申请前12个月内本人及其家庭成员在医疗、就学、住房、就业等方面的必需性基本支出,即因罹患疾病,已按规定享受医疗保险、医疗救助政策后,由个人自付的医疗费用;因接受教育(本科及以下)产生的基本教育费用支出;因租赁房屋等维持基本居住条件的支出;困难家庭人员实现就业产生的必要就业成本等。优抚对象及政府给予特殊照顾的其他人员所享受的抚恤及特殊照顾待遇、颁发的非报酬性奖励金和荣誉津贴、有特定用途的非生活补助资金、低保对象参加社区组织的公益性劳动所得、残疾人津贴补贴、企业职工病残津贴等收入不计入家庭收入的项目。
责任领导:王永平
责任站所:民政所、各村
(三)完善困难群众就业创业保障机制
9.加大长夜担保贷款支持力度。落实创业优惠政策,支持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群体创业。推进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建设,完善“创业+创业担保贷款+创新服务”三位一体创业帮扶机制。对有创业意愿的困难群众开展免费创业培训,有创业项目或创业意愿的困难群众,经各村推荐,且符合创业担保贷款申请条件的,给予个人贷款额度最高不超过15万元,贷款期限为3年,全额贴息。
责任领导:王永平
责任站所:民生中心、通伏银行、各村
10.提高困难群众创业就业能力。加大职业培训力度和就业援助,依据困难群众意愿和就业需求,实施菜单式培训,重点开展岗前培训和农产品加工、种养殖技能提升培训,取得资格证书或职业资格等级证书、培训合格证书,由人社和财政部门给予培训、鉴定补贴。创业正常经营一年以上,一次性给予1万元创业补贴。
责任领导:王永平
责任站所:民生中心、各村
11.强化公益性岗位安置。在自治区购买公益性岗位指标内,由人社部门对符合享受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人员优先安置公益性岗位,确保有就业能力的低保零就业家庭至少一人就业,岗位月工资标准按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执行并交纳社会保险。
责任领导:王永平
责任站所:民生中心、各村
12.开展阳光助残专项行动。落实生活补贴和护理补贴两项制度,加大对家庭生活贫困残疾人和重度残疾人兜底保障力度。推进残疾人就业孵化园和农村残疾人扶贫基地建设,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残疾人进行职业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鼓励发展特色养殖业、家庭手工和电子商务等产业,拓宽增收渠道。
责任领导:王永平 王苓苓
责任站所:残联、民政所、民生中心、各村
(四)完善社会力量协调帮扶机制
13.推动特殊群体关爱工程。开展“一老一小”特殊关爱帮扶,对全县特困老人和孤儿进行“过筛子”摸排,按照“一人一档”建立信息化数据库,实施精准管理。为70岁以上分散供养的特困人员、优抚对象和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含享受高龄津贴的老年人)中失能老年人购买服务补贴,轻度失能、中度失能、重度失能老年人每年分别补贴300元、400元、500元。实施困难家庭“母亲健康快车”“贫困关爱单亲母亲”“春蕾计划”“消除婴幼儿贫血行动”“儿童之家”“三留守人员关爱保护”等项目,见困难家庭纳入救助帮扶范围,对需要法律援助的低保家庭,经申请符合条件的,法律援助机构提供免费法律援助服务。
责任领导:王永平 沙光鑫 陈涛 张金喜
责任站所:民政所、民生中心、妇联、司法所、各村
14.推动观念更新助力工程。深入各村,通过进村入户、走访慰问、交流座谈、召开会议等形式,引导贫困群众摒弃等、靠、要思想,树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意识,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实现由“输血式”帮扶解困向“造血式”帮扶解困转变。每年不少于2场开展教育引导培训,深入宣传帮扶解困政策,讲科学、讲技术、送法律、送咨询、送温暖,引导贫困群众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增强脱贫致富的决心和信心。
责任领导:王永平、陈涛
责任站所:民政所、妇联、残联、工会、各村
15.推动慈善救助工程。对政府救助后仍不能摆脱困境的困难家庭以及现有政府救助资源和救助政策无法覆盖的困难群众,民政和各村因根据救助对象的困难程度、救助需求,通过建立慈善救助资源数据库等形式,引导和协调慈善力量开展款物捐助、心理疏导、法律援助、结对帮扶或居民互助等志愿服务。
责任领导:王永平、陈涛
责任站所:民政所、妇联、残联、各村
三、工作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乡上成立帮扶解困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乡长吴少兵担任;副组长由副乡长王永平担任;成员由各站所长、村支部书记,具体组织领导帮扶解困工作。各村每半年专题研究帮扶解困工作,把帮扶解困作为年度一项重要工作任务,提到重要议事日程、适时安排部署研究帮扶解困,各村要密切配合协调各帮扶部门单位,全力以赴做好结对帮扶工作。
(二)压实帮扶责任。各村要制定帮扶解困年度工作计划,明确目标任务,细化责任分工;要层层分解任务,任务到人。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各村书记是帮扶解困第一责任人,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深入村、队,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到困难群众家中访贫问苦、出谋划策、破解难题,帮助贫困群众早日实现解困目标。
(三)凝聚合力,精准帮扶。全面开展“四查四补”,各村要对本辖区内困难群众生活状况认真排查摸底,分类梳理,准确掌握特困人员、低保、低收入家庭基本情况和需求信息,做好资料整理收集,上报乡政府进行分类分期救助帮扶。广泛动员党员干部、企事业单位人员、爱心人士和志愿者积极参与困难家庭结对帮扶活动。建立季度工作汇报制度,每季度至少向乡党委汇报帮扶解困工作进展情况。
(四)加大投入,强化保障。要把精准帮扶资金投入放在优先位置,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确保政府各项投入只增不减。乡政府统筹安排资金用于困难群众救助帮扶工作。
(五)强化督查考核。乡党委、政府每季度对帮扶解困工作 推进和落实情况进行督查,通报工作进展情况。并将帮扶解困工作纳入年度效能目标管理考核,增加考核权重,加大考核力度。乡纪委要加大帮扶解困工作监督检查力度,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工作不力、落实不到位的干部,进行严肃问责、依纪处理。
附件:1.2020年县直各部门、各单位帮扶解困结对帮扶安排表
2.2020年市直各部门、各单位帮扶解困结对帮扶安排表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