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文明实践】平罗县:从“心”育人 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在曼陀罗绘画过程中,我通过在复杂的图案中寻找规律,逐步梳理自己的思路,使身心得到了放松,心里的一些负担逐渐得到释放。”近日,在平罗县职业教育中心的一堂心理健康培训课上,学生李超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心理疏导。
课堂上,学生们通过开展沉浸式曼陀罗绘画体验活动,让学生尝试着把内心的所思所想呈现在绘画图纸中,进而使情绪得到平衡和舒缓。
为了护航学生健康成长,缓解学生们在生活、学习中的压力和不良情绪,平罗县职业教育中心以线上讲堂、班会、讲座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走出心理困扰,保持心理“绿码”,7名心理健康教师专门针对情绪不稳、焦躁抑郁的学生及时进行有效干预,开展心理健康辅导,同时,组建校领导+中层干部+班主任+心理健康老师+心理健康委员“五包责任制”心理健康辅导工作专班,对“五类群体”学生随时予以关注,及时开展谈心谈话活动,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疏导。
近年来,平罗县职业教育中心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不断夯实德育阵地,全面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行动,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提升效果显著。先后涌现出“银川街头半夜飞车现场救死扶伤”的2014级学生吴佳美和马圆圆,“不顾自身安危破冰勇救落水儿童”的付英泽,“深夜勇救落水少女”的杨胜楠和张子悦。
“我们制定出台了《学生思想道德考核评价制度》,从学生入校、三餐、早读、课堂、自习、晚辅等直到就寝,从学生一日三检、学习、思想、行为、手机使用、文明礼貌、各类活动表现等到家校配合,全部纳入学生思想道德考核,对学生在校学习及生活全程监督管理和考核评价,进一步提升了学生思想转变和行为规范。”平罗县职业教育中心校长介绍说。学校精准化推进“网格化”管理,成立了“网格化” 5个工作组,实施工作组包教学楼、宿舍楼、餐厅和学生活动区域,中层和党员包班级、包宿舍,做到从学校围墙、校门到活动、食宿,从课堂到课余,做到了时时、处处、事事有人管理、有人监督、有人解决,进一步促进了学校学风校风的转变。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