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罗县细化“1743”工作举措为民办事焕发活力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平罗县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重要抓手,细化形成“1743”(即一个突出、七种形式、四个专项、三个结合)工作举措,切实用为民办实事解难题检验党史学习成效。
突出思想政治引领,优化活动顶层设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组织起草了《“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工作方案》,提出了7种活动形式和4个专项行动,细化分解为21项具体任务,明确责任单位和办结时限,进一步优化顶层设计,精心组织部署,充分发挥全县各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党员领导干部表率作用,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各项任务落实落地。
用好七种活动形式,掀起为民办事热潮。通过“听取诉求察民情、深入调研访民意、立足岗位纾民困、化解矛盾解民忧、开门纳谏汇民智、服务群众暖民心、接受监督聚民力”七种形式,组织县处级领导、各乡镇各部门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一线开展大走访、大调研、大排查,切实把制约经济发展、关系群众利益、影响社会和谐的问题找准找实,全面掀起“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热潮。截至目前,共确定县级重点调研课题10个,征集为民办实事意见建议135条,经过3轮筛选、排查和摸底,形成了《平罗县2021年第一批为民办实事任务清单》;各乡镇、部门自行拟定调研课题91个,广泛征集为民办实事意见建议920余条,已解决300余条。
聚力四个专项行动,破解热点难点问题。开展“办好实事惠民生”专项行动。明确17项主要任务和48项自选任务,每月跟进进展情况,督促抓好落实。全面开工建设14个老旧小区室外基础设施改造、5个小微游园、7个生态停车场、县医院传染病综合楼等民生工程,新谋划16个扶贫项目,培育创业实体377个、创造新岗位812个,让全县人民的生活更有品质。开展“创新治理保平安”专项行动。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超比例完成自治区、市农村基层党组织星级评定阶段性目标,解决集体经济薄弱、基础设施落后等突出问题26件,建设党群爱心场所20余个,夯实党建基础;认真落实基层治理“1+6”实施方案,下放农林水等工作人员178名,建成社区警务室33个,安装“小翼看家”云防控3784家,对校园、民办教育机构开展校园安全拉网大排查,推动党员、干部下沉基层一线、引领基层治理、推进共建共治共享。开展“推动发展增福祉”专项行动。突出抓好“9+3”重点特色产业和重大工程项目建设,持续推动更深层次改革,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鑫牧源牧业10000头奶牛养殖场等5个奶产业项目、贝利特综合服务平台等5个工业互联网及云计算项目、典农河流域翰泉海周边生态修复等5个生态环境修复项目、8个绿色食品产业重点项目有序开工建设,300余家企业全面开展规范化整治,全县206家投入品经营主体实现线上监管,“证照分离”改革事项751件,持续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创新开展“乡村建设展新颜”专项行动。把资源力量、政策举措、工作摆布切实转到乡村振兴上来,开工建设姚伏镇灯塔村特色镇和中心村工程,完成12个行政村和2个成建制生态移民村“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点招投标工作,大力实施“平罗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县”项目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百日攻坚”行动,持续抓好88个扶持村集体经济项目巩固提升,完成18个新增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的评估审议,坚定不移用乡村振兴统揽新发展阶段农村工作。
结合三项重点活动,拓展为民办事载体。结合“大学习大调研大谋划大落实”活动,组织开展10项重点课题调研,进一步深入基层摸清堵点难点、理清思路、找准方向、提出具体对策建议;在充分调研基础上,围绕“六争两招两引”抓好谋划,围绕生态建设、高质量发展等7项重点任务,细化完善工作任务清单台账,把重大机遇、重大政策转化为推进我县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事项、具体项目和具体行动。结合“传承党的百年光辉史基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活动,开展好“看变化、讲故事”“筑同心、感党恩”等7个专题活动,组织开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文化展演下基层活动,为村(社区)配备19套文化设备和50套便携式音响,制定数字文化馆项目和图书馆提档升级建设项目方案,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结合在全县青少年中开展“学党史 听党话 跟党走”主题教育活动,开展好“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学习新思想,奋进新时代”等10项活动,推动学雷锋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动员组织广大师生积极开展政策宣传、文艺文化、科学普及、卫生环保、扶贫帮困、移风易俗等志愿服务,争做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者、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实践者和良好社会风尚的引领者。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