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罗县:“三链合一”构建为民服务体系深化学习教育成果
为持续增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实效,平罗县探索链条式管理,创新构筑先锋链、责任链、服务链,以“三链合一”促进为民服务融入日常、做在经常,实现服务长效化。
搭建平台,亮明身份,打造先锋链 。坚持“群众所需、党员干部所长”的原则,根据党员干部职业技能特长,组织2100余名在职党员干部到社区(村)报到,在擦亮“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我为群众办实事”服务品牌。高庄乡吸纳59名党员干部组建“学习教育宣传、环境卫生整治、矛盾纠纷调解、帮扶解困”4个工作小组,通过点对点讲解、手把手实操、心贴心服务,让“党的声音”“党的理念”“党的温暖”深入人心。高仁乡通过“戴党徽、亮身份、树形象、做表率”扛起先锋队旗帜,带动群众全力投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城关镇叫响“党委派我来服务”口号,积极推进以“组织一场恳谈会、回收一封意见信、探访一批老党员、学习一些好典型、开展一次亮身份、认领一个‘微心愿’、提出一个新思路”为载体的“七个一”行动,推动党员、干部收集并认领群众微心愿132个,开展志愿服务活动395次,精心打造群众身边的服务平台。
建章立制,规范管理,夯实责任链 。以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制度作为主要抓手,压实责任,通过网格化管理,构建“县处级领导包抓乡镇、乡镇领导包村、镇村干部联队、党员到户服务”新格局。高庄乡印发《高庄乡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手册》,确定每月25日为民情走访日,依托“五必访”工作法,全面开展面对面走访、一对一交心,深入群众听民声、集民意。陶乐镇建立接访“包案责任”制,采取“四包一保”办法(即包接待、包处理、包息诉、包落实,保稳定),累计接待并受理群众来访11批次31人次,解决6件、政策答复3件、正在解决2件,真正做到件件有答复、事事有回音。城关镇采取“月督促+回头看”的推进方式,分层分类分批次紧盯民生实事办理,动态管理重点工作任务落实,累计上报为民服务办实事线索67条,正在办理61条,已办结26条,扎实推动为民服务办实事落地见效。
按需点单、精准派单,精构服务链。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社会治理、产业发展的热点难点为切口,积极探索“群众点单、乡镇派单、部门接单”服务模式,提升为民服务质量。县农业农村局结合产业发展和农民特点,设立“白静‘田间课堂’科技志愿服务队”、平罗县盈丰植保专业合作社“田间学校”等服务平台,采用农闲时集中授课、农忙时巡回指导、现场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送教上门”,使学员一看就懂、一学就会。截至目前,组织开展各类培训400 余场次,群众点单1000余次,解决率100%。县政协会同住建局、教体局深入新利社区开展面对面交流协商,聚焦居民关心的“无物业”“健身器材年久失修”“亟需室内活动场所”等“急难愁盼”问题,逐一解答并明确责任单位、办结时限,用实际行动化解民生难题。县法院将诉讼服务向8小时以外延伸,对已经立案却一时无法送达的案件,分批次、分时段进行送达,目前已完成延时办案17件、延时送达10件、延时办理立案及诉讼费缴纳11人次。通过法官多跑路、群众少跑路,提高办案效率,提升群众满意度。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