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肠明志铸忠魂 赓续血脉当奋进——缅怀陈树湘烈士
有一种精神,穿越历史云烟,历久弥新;有一种怀念,经历时代风雨,更臻醇厚。2025年是陈树湘烈士诞辰120周年,我们深切怀念他!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多次提及陈树湘烈士的英雄事迹。“壮烈啊!陈树湘是牺牲英雄中很典型的一个。”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参观广西全州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时在油画《陈树湘》前感叹。画中描绘的是,陈树湘躺在担架上,腹部鲜血直流。为掩护红军主力渡江,这位“绝命后卫师”师长身负重伤、不幸被俘,苏醒后用手从腹部伤口处绞断肠子,壮烈牺牲,年仅29岁。2009年,陈树湘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清水塘畔觅初心,他信念坚定。陈树湘,1905年出生于湖南长沙东乡福临铺(今长沙县福临镇福临铺社区枫树湾)。他5岁丧母,8岁起就给地主家放牛,受尽压迫与剥削。1914年,陈树湘随父亲流落到长沙市小吴门外的陈家垅(今开福区清水塘街道长沙市一中南围墙拐角处瓦屋街),以租地种菜、卖菜、帮厨为生。五四运动爆发后,14岁的陈树湘受到反帝反封建思想熏陶,逐步成长为一名进步的热血青年。后结识毛泽东、杨开慧、李维汉、郭亮、何叔衡等人,时常聆听他们关于救国救民的真理,陈树湘的思想和觉悟有了很大提高,革命救国的火种开始在心中熊熊燃烧。他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以身许党、投身革命。
革命斗争练本领,他对党忠诚。自1925年起,陈树湘便以高昂的革命热情投身于农民运动的洪流。1927年初,他加入国民革命军第24师叶挺部新兵营。1927年夏编入国民革命军第4集团军第2方面军指挥部警卫团第3营任班长;后参加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历经三湾改编;在井冈山斗争时期和创建中央苏区的斗争中先后在红四军、红十二军、红十九军任副连长、大队长、支队长、团长、师长等职。无论担任什么职务,尽管隶属关系几次变更,陈树湘始终服从命令、听党指挥、指哪打哪。他指挥作战素以机智骁勇著称,打了许多硬仗和胜仗,逐步成长为红军的一位优秀指挥员。
铁血担当任后卫,他向死而生。1934年3月,在广昌失利、苏区势危之际,陈树湘临危受命,接任红五军团三十四师师长。长征开始后,该师担任全军后卫任务,被毛泽东称为长征途中的“打狗队”。陈树湘率领全师6000余人边走边打,先后掩护主力部队渡于都河和信丰河、跨都庞岭诸关口、过潇水,彻底突破敌人第三道封锁线。在湘江战役中,他率部浴血奋战四天五夜,完成了掩护党中央、中革军委和红军主力强渡湘江的任务。在遵照中革军委命令东返湘南的战斗中,他腹部受伤,仍率部分伤员顽强阻击,掩护师余部近100人成功转移,直至弹尽粮绝,不幸被俘。在被敌人抬至长沙领赏途中,陈树湘趁敌不备从腹部伤口拉出肠子用力绞断,壮烈牺牲,实现了他“为苏维埃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的誓言。
陈树湘是一位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功勋卓著的红军指战员,是长沙县人民的骄傲和自豪。虽然他离开我们了,但他断肠明志的壮举和崇高的革命精神,依然穿越时空,永励后人!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