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需求“少跑路” 科技创新“上高速”
编者按
2021年,我区举办了第六届中国创新挑战赛(宁夏)系列赛事活动,面向全区企业征集技术创新需求,通过“揭榜比拼”“研发众包”方式,解决共性关键技术需求,探索以需求引导创新、促进成果转化的新机制。
截至目前,挑战赛已在全区举办了现代枸杞产业、绿色食品、生态农业及肉牛、清洁能源、新材料等行业需求对接专场,累计发布企业技术需求189项,共征集到来自高校和科研院所的100余项技术解决方案,现场签订意向性合作协议39项,有效推动科技成果与特色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本期我们采访了四家通过第六届中国创新挑战赛(宁夏)平台,成功与国内科研院所实现合作的企业,了解他们在科技平台助力下,攻克技术难题、实现技术突破的故事。
专家揭榜攻关 欲解产业“卡脖子”难题
近几天,宁夏新合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承革格外忙碌:新技术的研发、新厂房的选址等工作进入关键环节,每天奔走在各地,辛劳中的刘承革既欣喜又感慨。
“一次高效的技术对接,让我们有了优秀的合作伙伴和技术攻关路径,困扰企业许久的技术难题也很快有了解决方案。”刘承革告诉记者,前段时间,企业与西安交通大学签订了合作协议,共同进行氮化铝工业化生产的科技研发。目前,科研工作正在按计划推进,前期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项目立项报告都已经完成,项目研发的产品也已经投入生产。
而就在5个月前,宁夏新合源科技有限公司在宁夏科技厅和宁夏生产力促进中心的牵线搭桥下,与“合作伙伴”西安交通大学进行了首次交流对接。
宁夏新合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是一家生产炼钢用氮化合金、微合金炉料以及耐火用氮化合金等产品的高新技术企业。目前,该公司氮化物系列产品年产能达到3000吨,实现销售收入2000万以上。
作为一家科技企业,依靠科技创新实现发展壮大是最有效的路径。近年来,该公司不断加大研发投入,为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提供了科技支撑。但随着产业技术的不断升级,公司在产品开发方面也面临新的技术难关。
“2020年以来,我们将研发目标锁定在了氮化铝的工业化生产上,但由于研发技术力量有限,一直未能取得突破。”刘承革介绍,氮化铝是一种新型陶瓷材料,广泛用于优质钢材冶炼、导热和陶瓷晶片生产当中。目前国际上氮化铝的生产技术主要掌握在日本、德国、美国等少数国家手中,因此产品价格昂贵,对相关产业的制约也比较大。如果能够实现自主研发生产,公司生产成本将节约35%以上。
今年上半年,在宁夏科技厅的支持下,宁夏生产力促进中心组织有关人员深入全区清洁能源企业挖掘技术需求,困扰宁夏新合源科技有限公司许久的技术难题迎来了转机。
了解企业需求后,宁夏生产力促进中心经过筛选凝练,向全国发布了24项优质技术需求,最终征集技术解决方案13项。宁夏新合源科技有限公司的“氮化铝工业化生产技术”需求得到西安交通大学史忠旗教授团队的回应。
今年9月,在宁夏科技厅主办、宁夏生产力促进中心承办的第六届中国创新挑战赛(宁夏)清洁能源产业技术需求专场对接会上,刘承革借助对接会平台,不仅了解了国内新能源技术的相关信息,也通过对比交流,最终确定与西安交通大学进行技术合作。
“依靠宁夏科技部门搭建的优质平台,企业的技术需求可以及时得到科技创新的支撑,科研院所的优质科研成果也能更快找到企业、投入实际生产,这对于企业和研究机构双方而言,是一项非常好的举措。”刘承革说,下一步,公司将加大研发力度,为开发新产品打好技术基础。(记者 马 越 文/图)
第六届中国创新挑战赛(宁夏)清洁能源产业技术需求专场对接会上,宁夏新合源科技有限公司与西安交通大学签订合作协议。
科技与需求擦出智慧“火花”
在位于同心县的宁夏羊博士皮草科技有限公司,一张张滩羊皮经过鞣制、染色等工序,被制作成各类衣物饰品,运往全国各地。
“再过几天,公司就要和四川大学科研团队正式签约,进行生态裘皮化学品及其应用技术成果转化。到时候,我们的产品将拥有更先进的环保工艺,对于公司提升技术能力和增强产品竞争力有着重大意义。”宁夏羊博士皮草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杨德智说。
宁夏羊博士皮草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主要从事皮草服饰和家纺生产相关业务。经过多年经营,企业生产规模逐步扩大。
近年来,随着皮草加工技术的革新和产业标准提档升级,公司也面临着新的技术问题。“传统的皮草鞣制、染色工艺要用到铬,这是一种重金属,不仅对人体健康有害,还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杨德智介绍,近年来公司在生态裘皮化学品及其应用技术方面投入了大量精力,但收效不明显。“我们不仅在公司内部成立无铬化生产工艺课题小组、做了大量实验,还曾寻求过与区外科研院所的合作,但由于资源有限,一直没能取得突破。”
想要保障公司长远发展,实现技术提档升级,无铬化生产加工技术是不得不攻克的难题。2020年以来,宁夏羊博士皮草科技有限公司迈出了向外合作研发的第一步,一方面与合作厂商联合成立技术研发小组,组织技术人员进行研究试验,另一方面也将目光对准区内外科研院所,找寻相关科研机构咨询合作。
让杨德智没有想到的是,合作攻关之路走得异常艰难。经历了一次次研发失败和咨询无果的困顿后,公司的对外合作之路一度停滞。
2021年5月,一次不期而遇的科技调研,让事情出现了转机。
“当时,宁夏科技厅组织人员来到企业调研技术需求,这让我们看到了希望。”杨德智介绍,在提出技术需求后不久,宁夏科技厅技术人员积极帮助我们对接区内外科研院所,很快就有了回音。
9月27日,由宁夏科技厅主办、宁夏生产力促进中心承办的第六届中国创新挑战赛(宁夏)滩羊产业技术需求专场对接会在盐池县举办。在宁夏生产力促进中心的牵线搭桥下,杨德智代表宁夏羊博士皮草科技有限公司与四川大学、陕西科技大学相关团队进行了技术交流。
“两所院校的科研团队非常专业,技术针对性也很强,困扰我们的问题终于有了解决办法。”杨德智说,得益于中国创新挑战赛的技术平台,企业的技术需求能够很快找到科技创新成果,而科研院所的最新成果也可以更快更高效转化落地,接受市场检验。
经过多次沟通,宁夏羊博士皮草科技有限公司与四川大学科研团队确定了合作意向。“等正式签约后,我们将筹划建立滩羊皮产业技术研发中心,深化与高校的科研合作,走科技创新之路,为公司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杨德智告诉记者。(记者 马 越)
成果加速落地 创新更有活力
“在宁夏科技厅和宁夏生产力促进中心的牵线搭桥下,我们的技术需求不仅得到及时发布,还认识了很多科研院所的科技精英,帮我们攻关产品研发方面的技术难题。”12月8日,大华(银川)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张仁参告诉记者。
大华(银川)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是一家集医疗器械设计、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专注于新材料在大健康产业领域技术研发与生产的科技创新型企业。“公司生产的温敏形状记忆材料是具有立体空间特性的产品,其质量轻、硬度高、透气性好、可反复塑形、环保性能好等特点,可以代替目前市场上传统的医用高分子及石膏类产品,实现了医用康复产品的整体迭代升级,现在已广泛用于骨科创伤和矫形康复等医疗领域。”大华(银川)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张仁参告诉记者。
“今年9月,公司将一些技术需求提交到宁夏生产力促进中心,希望借助该中心找到能够解决技术需求的专家团队。”张仁参说,当时公司主要发布了我们自主研发的温敏形状记忆材料应用方面的需求和计划生产HPV病毒治疗产品的技术需求。另外,因为宁夏有很好的金属材料——钽,想和公司的3D打印技术结合起来,开发出更好的骨科外固定产品。
公司将这些技术需求一并发到平台上。很快,一些区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及研发机构看到大华(银川)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发布的技术需求后,主动与公司取得联系。“这些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以及高校老师和公司进行了深入对接,大家共同探讨项目研发,为公司提供了一些好思路和技术方面的指导。”张仁参说。
通过宁夏科技厅和宁夏生产力促进中心的牵线搭桥,经过企业相关专家团队的反复沟通,大华(银川)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最终确定与深圳洛可可工业设计有限公司、深圳鼎典创造体设计有限公司分别就两项不同的技术需求进行深入对接交流。
“目前,我们与这两家公司的合作正在有序推进,已经为我们设计了两款产品,一个是预防青少年高低肩、脊柱侧弯等不良体态的书包,另一个是为办公室白领设计的腰靠,市场反响非常好。”张仁参说,因为有政府搭建的平台,让公司对接到了更高层次的科研资源,我们以后还会利用好这个平台的对接通道,研发出更好的产品。(记者 李志廷)
在大华(银川)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人员正在进行试验。(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主动牵线搭桥 促成校企合作
“目前我们公司与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正在开展技术合作,一些科技成果已经在部分工程建设项目中落地转化。”12月7日,宁夏青龙管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相关技术负责人宋克军告诉记者,在宁夏科技厅和宁夏生产力促进中心的牵线搭桥下,企业与高校科技成功“联姻”。
长期以来,宁夏青龙管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专注于高品质输水管道及相关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安装和服务,并提供智能节水灌溉整体解决方案和综合管廊的设计与制造。“大型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需要大量优质的输水管材,目前公司正在开展砼管、钢管和塑管的新技术研发与应用,需要有关科研院所提供相关的技术服务支持。”宋克军说。
今年7月中旬,宁夏青龙管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参加由宁夏科技厅、宁夏生产力促进中心组织举办的“宁夏新材料企业进高校开展技术需求对接交流”活动,与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立初步联系。随后,重庆大学相关专家多次走进企业反复深入交流,确定合作意向。9月底,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专家应邀参加了第六届中国创新挑战赛(宁夏)新材料产业技术需求专场对接会,双方达成最终合作意向,就“不同腐蚀环境下混凝土压力管道耐久性研究与寿命预测分析”的技术需求签订正式合作协议。
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胡少伟团队长期从事各类输调水管材研发与应用,组建了一支多层次、专业性强的技术研发团队,拥有丰富的管道研发经验,具备业内突出的研发创新能力。团队项目“输调水工程钢筋缠绕钢筒混凝土压力管(BCCP)创新与实践”获2018年大禹水利科技进步一等奖。
目前,宁夏青龙管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胡少伟团队正在合作开展“腐蚀环境下混凝土压力管道耐久性研究与寿命预测分析”项目,能够为宁夏青龙管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混凝土管材急需的新型技术和工艺研发提供支持和服务。
“此次合作不仅能够增强企业所生产的管道在不同腐蚀环境下的耐腐蚀性、混凝土输水管道的耐久性,延长管道使用寿命,使企业向更高品质迈进,助力企业成为国内管道输水领域的‘领头羊’。”宋克军说。
腐蚀试验池,主要模拟不同腐蚀环境下埋地管道腐蚀情况,从而进行管道寿命预测。(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