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兰山:春风浅吟 万物萌发

时间:2025-02-18
来源:平罗县融媒体中心
访问量:202
字号: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贺兰初醒沐春阳,雪化冰消涧水长。初春已至,寒意渐退、阳光洒落,沉睡了一冬的贺兰山在山石、枯草、冰雪间,簇簇萌动、缓缓复苏。

走进大水沟自然保护区,远远望去,贺兰山还带着冬日的冷峻,山顶积攒了一个冬天的冰雪随着春声的召唤,日渐消融。一路向里,便能听到潺潺的流水声,那是山间的清泉在欢快流淌。循声而去,只见清泉从石缝间涌出,拍打着浪花汇聚成一条清澈的小溪,溪水蜿蜒而下,滋养着沿途的一切。

溯溪而上,悬挂在半山腰的冰挂形态各异、晶莹剔透,这些经过大自然精雕细琢的艺术品,在暖阳的照耀下愈发美不胜收。冰挂之下,翠绿欲滴的苔藓带着春日独有的温润质感,在这乍暖还寒的时节,诉说着四季交替,万物循生。

岁月失语,惟石能言。抬眼望去,贺兰山在日光的轻抚下,轮廓愈发清晰,古老的岩石纹理纵横,每一道褶皱都似在诉说着岁月的痕迹。曾经,贺兰山因过度开发,生态千疮百孔。

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大水沟管理站副站长李静尧说:“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从2000年开始全面实行封山禁牧,羊只全面下迁,使贺兰山的野生植被得到了休养生息。2017年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开展了贺兰山人类活动整治,全面停止了贺兰山保护区内的人类活动,之后我们又对矿山以及一些采矿的遗址进行全面生态修复。”

为给“父亲山”擎起生态保护伞,近年来,全县上下齐心协力,合力攻坚,将国土绿化与生态修复相结合,开展贺兰山生态环境整治,采取“干部职工义务植树+园区企业划片认育+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造林绿化模式,纵深推进贺兰山东麓平罗段生态修复。一系列有力举措的实施,使得贺兰山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尽显生态之美。

据李静尧介绍,目前,贺兰山生物多样性进一步丰富,现有野生维管束植物649种,野生动物329种,其中一级保护动物13种,二级保护动物56种。岩羊数量达41000余只,是世界上岩羊分布种群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马鹿数量2600余头。2020年与北京林业大学等区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合作进行雪豹的重引入,丰富了贺兰山的顶级捕食者,同时又进一步修复了贺兰山的生物链。

如今,随着贺兰山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青山着装,绿水为眉,野生动物“安居乐业”……绘就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画卷。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