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整治养老诈骗|老年人请注意!非法集资盯上你的“养老钱”

时间:2023-01-11
来源:宁夏处非办
访问量:154
字号: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以房养老”“包治百病”“免费礼品”这些话术你是否觉得非常熟悉?

随着我国老龄人口不断增加,一些不法分子也盯上了老年人群体。他们利用老年人辨识能力不强、渴望健康、权益保护能力弱等特点,以销售“养老产品”、代办“养老保险”、提供“养老服务”、宣称“以房养老”、组织“养老旅游”等名义进行诈骗,严重侵害了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养老诈骗的典型案例,揭露与养老有关的诈骗手法和骗局,提高老年人的防范意识。

典型案例

案例一

不法分子以独居老人为目标,假借义务诊疗、心理关爱、直播陪护、慈善捐助、志愿服务、组织活动等形式,获得老年人信任后实施诈骗。作为独居老人的刘阿姨就被当推销假冒伪劣保健品的人盯上了,刘阿姨称这些人不仅时常在微信问候她关怀她,还时常拿着礼品登门看望,“简直比儿女还贴心”。一些有相同受害经历的老人也这样说。骗子就是利用老人的情感需求让他们心甘情愿地购买假冒伪劣的“三无”产品。

案例二

不法分子通过国家推广、高收益、无风险等噱头,诱骗老年人以抵押房子的方式购买虚假的理财产品或项目。之前,刘大爷家里就来了一群“不速之客”,他们在社区以免费体检、免费领取纪念品等借口与老人拉近关系,鼓动老人以房屋作为抵押进行贷款获得高额收益,“如果不是女儿及时制止,我还真差点无家可归。”回想起这事,刘大爷至今仍心有余悸。

案例三

不法分子通过组织旅游、讲座、赠送礼品等手段,而后推荐老人投资养老保险项目、投资开办养老院、入股养生基地等,但只会给老年人口头承诺或签订空头合同。李阿姨五年前与某公司签订了一份价值10万元的三年期养老养生协议,公司承诺三年后10万元将全额返还。同时合同期内李阿姨还可以参加公司组织的一些活动,及定期收到一点“收益”。然而合同到期后,这家公司并未返还这笔10万元的钱款并且不断要求李阿姨续签。李阿姨不愿意再续签合同了,但10万元这家公司却一直不退还。

这样的诈骗案例层出不穷,遏制养老诈骗犯罪,打击整治是关键,加强防范也必不可少。老年人身为弱势群体,一定要提高自身的防范意识,增强防骗能力,让骗子无法“钻漏洞”、“见缝插针”。年轻人更要多加关注,老年人的生活动态和情感需求,降低他们的孤独感,早识别、早预警、早发现,斩除伸向老年人钱袋子的“邪恶之手”!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