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罗县“三个三”纵深推进乡村治理
近年来,平罗县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紧紧围绕“治理有效”这一目标,探索创新乡村治理方式,构建以党建引领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格局。
三个到位推动乡村治理有高度。安排部署到位。突出党组织在农村基层治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建立县、乡、村三级联动机制,成立由组织、宣传、政法等部门组成的乡村治理专项工作推进组,建立月调度制度,确保乡村治理势头不减、高效推进。组织体系到位。全力推进组织设置、班子建设、经费保障、活动场所“四个标准化”建设,“一村一策”完成对2个软弱涣散村和8个后进村党组织整顿,全面推行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一肩挑”109人、村“两委”成员交叉任职324人,切实提升村党支部在村级组织中的核心地位和对各项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队伍建设到位。落实定档管理、定向培训、定人帮带、定期考核及跟班体验“四定一跟”模式,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1496名,党员致富带头人929名,储备村级后备力量525名,实施村级后备力量“墩苗”行动,为村“两委”班子储备“源头活水”。
三个坚持推动乡村治理有力度。坚持自治为基。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治、民主监督等机制,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村级“一事一议”等制度,确定每月25日为全县统一村务公开日,修订完善村规民约144个1550多条,成立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会等群众自治组织,有力推进基层群众自治。坚持法治为本。落实一村一法律顾问制度,全面推行“一村一警”模式,建立县、乡、村(社区)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矛盾纠纷调处成功率达98%以上,实现“枫桥经验”本土化。坚持德治为先。高标准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先后在13个乡镇和83个村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创新“1+8+X”志愿服务模式,全面推行积分制度,打造“积分银行”、爱心超市等载体,通过“线上”积分、“线下”兑换方式,构建乡村治理的新格局。
三项行动推动乡村治理有温度。抓实“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建立为民服务办实事“两清单一台账”,征集民生实事1906件,办结1430件、办结率达75%。完成改造老旧小区49个,新建改造姚伏镇灯塔村等美丽村庄27个,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扎实推进基层网格化服务。建立完善“乡镇党委+村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组织体系,对全县1208个综治网格统筹设置网格党小组589个,设立党员中心户1523个,挂牌党员示范户1069个、党员家庭2854个,不断提高网格管理规范化精细化水平。开展“全科窗口”便民行动。实施乡镇民生服务中心、村为民办事代办点标准化建设,全县144个行政村电子政务外网实现互联互通,43项村级便民政务服务事项实现网上可办,持续推行“全科窗口”办理模式,办理事项过程评价满意度达99.94%,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