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罗:“农家话”讲得清 干群听得心里亮

时间:2020-11-02
来源:宁夏新闻网
字号: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11月19日,正逢平罗县黄渠桥镇的赶集日,虽然气温骤降,却没有影响前来赶集群众的热情。

当日上午9时,集市上已经美食飘香,人头攒动。人群中,黄渠桥镇红光村村民张秀萍和其他赶集的群众比起来,步伐更快了些,她没有在哪个摊位上逗留,而是径直走进了位于市场北头的黄渠桥镇综合文化站。

“‘板凳课堂’在哪里?听说今天要讲前些日子北京开的大会精神,我特意来听一听。开始了吗?我没迟到吧?”一进门,张秀萍就追问了起来。

“来得太早了,10点才开始,要不你先去集市上逛逛?或者进来喝点热水暖和一下。”听到有群众来听党的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宣讲,文化站站长杨采玮赶忙出来接待。

据了解,“板凳课堂”是黄渠桥镇为传播党的科学理论,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在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打造的教育平台。近期,黄渠桥镇借助“板凳课堂”来宣讲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推动全会精神走进基层群众。

“那我就在这儿看看书,再等等。”张秀萍走进图书室选了一本书,一边看一边等。

在张秀萍等待的时间里,接到通知的各村干部和听到消息的群众三三两两迎着寒风赶来,只为聆听这场宣讲。

“秀萍,这么远你也来了。”

“新闻上看全国上下都在学,听说这次大会对咱们农村很关注,我也来听听具体咋说的。”

……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板凳课堂”内逐渐热闹了起来。

“好了,大家安静,我们开始上课了。”黄渠桥镇人大主席王宗涛走了进来,他也是当天“板凳课堂”的主讲人。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是在我国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历史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上午10时整,“板凳课堂”正式开讲。台上,王宗涛紧紧围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重大意义等内容,用浅显易懂的语言为大家进行“方言版”的全会解读。台下,干部群众全神贯注,仔细聆听,尤其是涉及农业农村相关的话题。

“什么叫全面小康?就是我们不光兜里有钱,精神文化、社会治理、生态建设都要进步,不光城里要繁荣,我们农村也要振兴;什么是‘百年目标’?就是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两个目标。”宣讲中,王宗涛还为大家解释了“十四五”、现代化、远景目标等一些群众难懂的关键词。

“‘十三五’期间,我们国家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过13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10亿人,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讲到全会提出的“十三五”成就时,王宗涛接着说:“大家还记得疫情最严重的时候,我们各村群众和被隔离人员足不出户还能吃上好饭好菜,基本生活不受任何影响。这说明啥?说明我们党组织得力,各级政府推动疫情防控工作有力,才有了我们今天安心的生活。”

“农家话”式的全会宣讲,让干部群众对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有了更加细致的了解,让大家对未来充满希望。

“这堂课让我了解到许多过去自己都不太懂的词,也让我对全会的精神和内涵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村委会最贴近群众,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要用全会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用心做好基层治理工作,用实际行动努力提升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黄渠桥镇四渠村委会主任石婧说。

1个小时的宣讲很快接近尾声,“板凳课堂”的最后是互动环节,王宗涛围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内容,进行了一次简单的测试。涉及和农民利益息息相关的内容时,大家踊跃举手抢答。

“基层村干部和村民理论水平并不高,得用老百姓习惯的农家话和大白话,把全会精神讲得通俗易懂,便于理解和接受,这样才能把全会的精神内涵讲到群众的心坎上。”王宗涛说。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