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多本剪报册、73本红色书籍……七旬老人李竹庭有笔红色“宝藏”

时间:2021-04-02
来源:宁夏日报
字号: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马克思传》《毛泽东选集》《中国共产党章程》《毛泽东军事著作》《论中国共产党历史》……在吴忠市利通区胜利镇新华社区77岁老党员李竹庭的书房,整整齐齐码放着各类红色书籍和党史文献,泛黄内页纸张注解着历史的厚重。随手翻阅其中,密密匝匝地记录着一名老党员的心得感悟。“这些文献现如今已经成为研究党的历史不可或缺的珍贵资料,是我的一笔精神财富。”李竹庭说。  

李竹庭的书房里,除了码放着各类红色书籍和党史文献,还陈列着分门别类装订好的剪报本,摘剪粘贴内容有党史、新中国史……从1970年开始,李竹庭便有了剪报的习惯。2000多本剪报册,宛如一系列“党史全书”,承载着历史的记忆,记录着时代的变迁。李竹庭说,“这些剪报册是对党史最好的见证,而我则是一名记录党史的志愿者。当我一页页翻看这些剪报本,了解感知祖国一天比一天富强,党一天比一天发展壮大,心里感到无比自豪。”

在胜利镇新华社区,提起李竹庭,大家都管他叫“剪报迷”。“李竹庭老人是了不起的人物啊!他是我们居民身边的‘红色收藏家’。”新华社区党史红色收藏分享会上,当李竹庭拿出珍藏的刺绣、徽章、书刊、邮票、剪报册后,各类展品琳琅满目,所有人都不禁为之震撼,发出声声感叹。

“收藏党史文献,记录党史脉络,这项爱好费时间、耗精力,不知您是如何坚持的?”对于邻居的问题,李竹庭说,“我工作的时候就开始坚持收藏党史方面的书籍和资料,现在退休了更是有大把的时间。年龄大了之后才更懂得时间的宝贵,所以一分一秒我都不想浪费。”每一天时光,都被李竹庭安排得满满当当,除了收集报纸、做剪报册外,他还坚持学习党史,并留一个小时摘抄笔记。或许是因为精神充实,77岁的他虽然头发花白,却精神矍铄,思路清晰敏捷。

2000多本剪报册、73本红色书籍、105枚红色徽章……在物质生活极其匮乏的年代,剪报成了支撑李竹庭进步前行的精神食粮。当有人问起这些剪报册以后打算如何处理时,李竹庭说:“我和家人都商量过了,以后把我所有的剪报册都捐出去,让大家共同分享、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