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好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 提升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光荣感
经党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自2018年起,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这是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的节日。今年9月23日(农历秋分),将迎来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专门成立全区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组织指导委员会,12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全区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的通知,加紧筹备一系列节庆活动。
日前,全区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组织指导委员会副主任、自治区农牧厅主要负责人,就丰收节有关活动筹备进展情况回答了记者提问。
记者: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恰逢自治区成立60周年,这个节日对宁夏来说,有什么样的特殊意义?
农牧厅主要负责人: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是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专为农民设立的节日,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对广大农民的深切关怀,向全社会传递了重农崇农的价值取向。
今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又恰逢改革开放40周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6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围绕发展特色产业、高品质、高端市场、高效益“一特三高”现代农业,聚焦优质粮食、现代畜牧、枸杞、瓜菜、葡萄等“1+4”特色优势产业,大力实施特色产业品牌工程,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区农业农村发生深刻变化,取得历史性成就。农业连年丰收,粮食生产实现“十四连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年来年均增长9.6%,达到10738元。中宁枸杞、盐池滩羊、宁夏大米、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宁夏菜心、中卫硒砂瓜、固原黄牛、西吉马铃薯等特色优质农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
通过举办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动员和聚集各方面资源,集中展示我区农村改革发展巨大成就,展示全区农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有利于提升我区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光荣感,激发广大农民、农业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加快推进我区现代农业发展、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不竭动力。丰收节期间,各部门、各市、县(区)将会陆续举办特色鲜明、内容丰富、精彩纷呈的系列庆典活动,让人们以节为媒,释放情感、传承文化、寻找归属,唤醒人们对传统农耕文化的记忆,享受农耕文化的精神熏陶,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记者: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意义重大,全社会都很关注,请您介绍一下我区节庆活动的总体安排。
农牧厅主要负责人:我区节庆活动的总体思路是:以“庆祝丰收、弘扬文化、振兴乡村”为宗旨,按照“务实、开放、共享、简约”的要求,坚持农民主体办节日、因地制宜办节日、节俭热烈办节日、开放搞活办节日,突出市、县(区)民俗特色,在广大乡村开展喜闻乐见的活动,活动重心下沉到乡村,真正让农民成为节日的主角,真正做到农民的节日农民乐。
活动的总体安排是:1+5+N。即:1个自治区主会场活动,5个分会场活动,N为自治区有关部门和各市、县(区)举办的系列活动。其中,自治区主会场活动和5个分会场活动于9月23日丰收节当天举办,有关部门和各市、县(区)系列活动在9月23日至10月15日陆续开展。
记者:在丰收节当天,我区主会场和5个分会场选在哪里,有什么样的考虑?
农牧厅主要负责人:贺兰县是我区首批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我们的主会场设立在贺兰县常信乡四十里店村广银米业“稻渔空间”休闲观光园区。5个分会场活动主要围绕“1+4”特色优势产业和“五大之乡”农业品牌展开,中宁县突出枸杞产业和文化特色,打响“中国枸杞之乡”品牌;盐池县突出滩羊、甘草产业和文化特色,打响“中国滩羊之乡”“中国甘草之乡” 品牌;西吉县突出马铃薯产业和文化特色,打响“中国马铃薯之乡”品牌;永宁县(闽宁镇)突出葡萄酒产业和文化特色,打响“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品牌;平罗县突出渔业和文化特色,打响“渔米之乡”品牌。
记者:节庆期间,都有哪些具体活动安排?
农牧厅主要负责人:9月23日丰收节当天,将评选表彰全区“十佳种植能手”“十佳养殖能手”“十佳农机能手”“十佳农民企业家”,宣传推介“十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启动仪式结束后,将在主会场组织广大农民群众开展开镰节、抓鱼捉蟹、摸泥鳅、打稻谷、蟹王争霸赛、稻渔生态休闲观光、农产品展示展销、休闲垂钓、自由烧烤等庆丰收活动。各地各部门系列活动也是异彩纷呈、各有特色,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二十四节气”乡村文化艺术创作、农民歌手大赛、农村广场舞展演、农民书画摄影展、民俗特色乡村旅游、民俗体育活动、农民工庆祝节日相关活动等内容。节日期间,各市、县(区)还将举办农产品采购、民俗表演、技能比赛、美食品鉴、特色农产品展示展销、电商促销、文化教育、农事体验等各具特色的庆祝活动。(记者 张 瑛)
来源:宁夏日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