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增长促发展攻坚年 | 平罗县:以“链”为媒 跑出协同联动发展“加速度”
平罗县双氰胺产能14.4万吨,占全国总产能的51.6%、全球的48.2%;氰胺产业现有规上企业11家,2024年完成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为18.7%;贝利特化学股份有限公司获评2025年自治区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荣誉称号……丰硕成果的背后,是平罗县培育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切实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为协同联动发展跑出“加速度”提供了有力支撑。
不久前,贝利特化学股份有限公司被自治区工信厅认定为氰胺产业链“链主”企业。5月14日,记者走进该公司,看到宽阔整洁的道路两旁绿树成荫,实验室内研发人员正在为新成果研发而奋斗,智能制造指挥中心的大屏上,车间的各项运行参数一目了然……这里,藏着公司的发展“密码”。
公司进入氰胺行业以来,致力于延伸布局下游产业链,目前形成了16种产品,主要覆盖氰胺的基础产品以及下游的农药、医药的中间体产品,目前是全球新烟碱类农药和医药类中间体的主要供应商之一 。同时,企业高度重视创新和技术研发 ,先后承担了30多项自治区以及行业的重点攻关课题,累积申报60多项专利、7项行业团体标准,为产业发展和技术支撑提供了坚定的驱动力量。
贝利特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顾自安说:“我们企业还高度重视人才引进,目前有全职博士生4名、硕士研究生13名、本科以上150多名,对公司的产业人才队伍结构优化起到了支撑作用。在智能制造和数字化转型方面做了较大的投入,通过与国内知名的信息系统建设服务单位合作,重点围绕自动化和连续化工艺的升级改造,使整个产品在工艺技术方面保持了行业领先水平。此外,高度重视内部的规范治理,为公司实现数字化运营和管控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工信部两化融合试点示范企业、氰胺行业龙头标杆企业……自2007年成立至今,该公司已有多项荣誉加身,但前进的脚步从未停歇,厂区内年产10.2万吨氰胺下游胍基类产品建设项目正在紧锣密鼓推进中,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每年新增产值9亿元,将进一步丰富氰胺下游产品种类。
顾自安说:“今年重点建设内容是一期的年产4万吨硝酸胍和3万吨硝基胍的部分,该项目是国内首次采用管式连续化工艺和连续结晶工艺,目前已开工建设,计划10月底进入试生产,建成后对公司下游产品,尤其是农药中间体系列产品产能的提升、保供配套以及提升市场竞争力有较大的支撑作用。”
近年来,为打造氰胺产业集群高地,平罗县坚持以科技创新和政策保障推动氰胺行业转型发展,贝利特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正是平罗县在氰胺产业链上不断书写新篇章的生动缩影。据统计,全县氰胺产业现有规上企业11家,2024年完成产值80.7亿元,占规上工业比重为18.7%;形成了以电石-石灰氮-双氰胺/单氰胺-胍盐-下游、电石-PVA为发展方向的电石氰胺产业链。全县现有电石炉36台,总产能211.8万吨,双氰胺产能14.4万吨,占全市产能的56.7%、占全国总产能的51.6%、占全球的48.2%。
未来,平罗县将以此次“链主”企业认定为契机,鼓励“链主”企业充分发挥带动作用,围绕产业链上下游,谋划布局全产业链项目,打造氰胺化工产业集群;加强“链主”企业与产业链企业互利合作,形成合理分工、相互促进的良好生态,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联动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