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罗县聚焦盘活增值 集成推进土地制度改革

时间:2024-08-12
来源:平罗县融媒体中心
访问量:161
字号: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我县在完成农村各类产权确权登记颁证的基础上,探索建立了农村土地规范化流转、产权抵押贷款、产权自愿有偿退出转让、闲置资源盘活利用等机制,进一步促进农村集体土地经营规范化管理。

建立严格规范的土地管理机制。出台二轮承包地以外农村集体土地规范管理指导意见,建立完善有偿使用、准入、监管等机制,指导村集体强化土地监管力度,探索风险保证金“差异化缴纳标准”和“五方联审机制”。全县土地适度规模经营面积64.2万亩,占耕地面积的53%。持续对整村土地流转、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开展“一块田”改革,涉及面积10.8万亩。深化“区域种植”模式,通过划分区域,满足不同种植需求,提高集约化水平。

建立宅基地规范化管理机制。出台宅基地新增审批、有偿使用、自愿有偿退出等办法,建立“超占有偿使用、转让政府补贴、审批县域统筹、新增多元保障”管理机制。完成宅基地基础信息数据库和审批管理系统建设,促进宅基地数字化规范管理。深化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有效实现形式,颁发房地一体不动产权证5.3万本、宅基地资格权证217本,赋予宅基地抵押、转让、退出、置换、租赁、入股等权能。统筹推进宅基地“两项试点”工作,对103宗问题图斑,依据六大类30项处置政策,采取补办手续、拆除复垦等措施已全部整治销号。

建立闲置建设用地盘活利用机制。完成88个“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将1092个自然村庄优化调整为四大类。出台关于盘活农村闲置房地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指导意见,采取货币补偿、权属置换等措施保障退出农户合法权益。实施25个“空心村”退出整治,清理腾退建设用地近3000亩。

建立多元化土地入市交易机制。出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管理办法,在构建“4343”模式基础上,探索出让、出租、联营等多种入市方式。全县246宗2052亩存量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累计入市163宗1599.9亩1.18亿元,村集体分享增值收益4072万元。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